幼稚園名校單獨面試存陰影 4歲女焦慮逾2年 媽媽︰至今非常後悔
家長爭奪名校學位心切,近月不少幼稚園都舉行入學面試,有家長在網上反映問題刁鑽,更有部分幼稚園要求幼童獨自面試。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幼兒3歲前未完全建立獨處時的安全感,若勉強其離開父母,於陌生環境與其他人進行面試,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心理創傷,最嚴重可致焦慮症。
黃茵茵(化名)2歲時於元朗名校真光幼稚園(正校)獨自面試後,至今4歲仍留有陰影,她每次去有廣播或布置與幼稚園相似地方,都會焦慮得哭着要求離開。
教育局下學年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卻沒特別針對獨自面試提供具體指引。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認為,教育局應委託教育心理學家擬定關於幼稚園面試的全面指引。
攝影:龔慧、羅君豪
茵茵2歲時報讀幼稚園幼兒班(K1),預備3歲入學。黃媽媽為她報讀了元朗名校中華基督教會元朗堂真光幼稚園(真光正校),校方要求幼童獨自面試,家長不得陪同。黃媽媽表示,雖然校方早有通知,但她當時未意識到面試方法可能對女兒造成陰影,故仍按時參加。
她憶述,當日與茵茵站在校門外登記,已聽到校內傳來重重叫喊聲,她形容氣氛就如帶女兒去打針一樣「恐怖」。到面試時,她需與茵茵站在狹窄的走廊等候。面試課室有約3個,每次3至5名幼童一同進入,並與老師單對單面試。不過,因家長不能隨行,很多幼童都驚慌得大哭,幾個家庭的父母擠在走廊爭持,場面混亂。
茵茵也進進出出課室好幾次,每次一出來便拉着媽媽的大腿哭,口裏嚷着「唔好」,但為了面試,黃媽媽也得鼓勵她獨自進入課室。終於,茵茵第4次步入課室後便沒再哭着跑出來,成功完成面試。
遇幼稚園相似環境仍恐懼
真光正校最終沒取錄茵茵,黃媽媽沒有失望,只深感後悔。她表示,茵茵至今仍對與當時面試環境相似的地方有恐懼感。她舉例指,茵茵今年9月已讀K2,但開學首周仍然哭着不願上學;每次去有廣播、桌椅擺位有規律的地方,茵茵都會露出驚慌神色,抱着媽媽的大腿嚷着要即時離開,有時更會哭起來。
黃媽媽續指,這些表現都是茵茵面試之後才出現,現在甚至面對已見過的成人,茵茵也傾向逃避,包括眼神接觸。面對女兒種種焦慮,黃媽媽慨嘆「至今仍非常後悔」。
幼稚園想收到聽教聽話的學童,本應無可厚非,惟獨自面試安排令稚女陷於恐怖陰影之中,害了弱小心靈,若能以人性化方式面試,配合幼童特性,便可避免類似傷害。
3歲前勉強獨處或誘發焦慮
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幼兒於2歲時仍在學習理解與父母暫時分離、不等於父母消失的道理,故未完全建立獨處時的安全感。鄒續指幼兒成長速度雖因人而異,但相信大部分2歲幼兒仍處於「依附期」,故認為不應要求3歲前幼兒離開父母面試。
鄒補充,勉強要求幼兒於依附期脫離信任的人,有可能對幼兒造成心理創傷。即時表徵如發噩夢、行為倒退(如戒片後再撒尿)、容易驚恐、安全感低、更害怕與父母分離等;長遠可能影響個人自尊心發展,甚至誘發焦慮症,影響日常生活,如拒絕上學。
不過,鄒強調,單純與父母分離對幼兒造成心理創傷的可能性未必很大,但若加上面試壓力、現場氣氛緊張、分離時間稍長,以至父母對子女能夠獨自面對的期望,便有可能影響幼兒心理。
5幼園認不准家長陪面試
《香港01》根據家長報料,以家長身分向六間幼稚園查詢,有五間承認K1面試不准家長陪同進行,當中有兩間更表明面試以單對單形式進行,包括真光正校及九龍塘聖若望幼稚園。其餘三間則為培正小學(幼稚園)、協恩中學附屬幼稚園、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賢貞幼稚園。
以上幾間幼稚園均指面試時間需10至15分鐘,培正更指需時30分鐘。但當問到要求幼兒獨自面試的原因及評核準則,協恩指幼童「情緒上要管理到,自己都可以入去」,聖若望指「眼神接觸、基本禮貌、唔好喊」,而培正則沒正面回應,只籠統指「睇小朋友表現」和「咁多年都係咁面試」。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表示,明白幼稚園想了解幼兒個性,但將幼兒置於「波動的環境」來觀察,他非常質疑「能否真的反映(幼兒)個性」。
業界:毋須分離幼兒及家長
真光正校校長蕭月珍至截稿前未有回應。記者再以家長身分向該校查詢幼兒單獨應考的評核準則,有教職員僅稱「(小朋友)唔好喊囉」,但無解釋具體做法。
幼兒教育協會主席周慧珍表示,K1前的幼兒還小,「要求唔好喊好難」,認為要求太高、「不太理想」。她又補充說:「無需要分離幼兒和家長,家長亦不應勉強子女。」
真光正校、協恩和賢貞均已報名參加明年9月起推行的免費幼稚園教育計劃。教育局雖已向各校發出《2017/18學年幼稚園幼兒班(K1)收生安排》,但當中針對面試的指引,只有「幼稚園必須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不應要求兒童回答和進行超出其年齡層在智能、體能及情緒發展等方面的活動」一句。
林卓廷認為指引「太空洞、籠統」,教育局應委託教育心理學家擬定一份專業而全面的指引。周慧珍則不認同教育局應再增加或修改指引,又強調現時大部分的幼稚園教職員「已好專業」。教育局回應指,如有幼稚園做法需要改善,局方會了解及跟進。日後參加免費幼教的學校,應遵守相關面試指引。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