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米】復耕農地稻穀成白米 吃一口熱飯 勾墾荒回憶

撰文:鄧麗婷 蔡正邦
出版:更新:

「一世人無食過嘅質感!煙韌、好味,食嗰啖飯嘅時候,會諗返起由開荒至拎住碗飯,好多片段走返出來!」米飯是香港人的主食,但你有為吃一白飯,掀起過霎時感動過嗎?一碗熱騰騰的白飯,勾起一群城市米農在田野間的稻米回憶。
「新界有種米」八鄉小隊花了約半年時間,種出第一茬白米,經過收割、打穀、曬穀及碾米後,上月底成功生產111公斤的本地白米,希望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地,一小步一小步地實踐土地復耕,推動農地農用。

八鄉小隊成員一同分享成果,品嚐自己一手一腳種植的米飯。(蔡正邦攝)

螞蟻搬家 運榖磨米

旭日初升,朝露灑在收割過後變得光禿禿的稻田上。在農棚旁,一群「新界有種米」八鄉小隊的成員上演一幕「螞蟻搬家」,搬運著一桶桶、一包包曬了好些日子的稻穀。成員Juliet推著手推車走在前,Billy則赤膊扛著一包稻穀尾隨其後,其他成員提著桶子,一個接一個,沿著田間小路走向村口。

成員把稻穀送上貨車,一行十多人驅車往新田,來到米農梁日信(信哥)的大本營,借用機器,準備碾穀,亦即是將黃金色的穀粒「磨皮拆殻」,碾成雪白的八鄉大米。

成員從八鄉農棚搬出曬好的稻穀,預備送往新田碾穀。(蔡正邦攝)

白米堆中乍現紅糙米珍貴如珍珠

甫到信哥的農舍,各人分工合作,把稻穀搬到碾米機「傻瓜」(牌子名稱)的一旁。信哥和妻子May姐咧嘴笑著相迎,信哥急不及待從那桶早一天送來試碾的八鄉大米中,抓起一把,用手指撥開乳白的米粒,「眾裡尋她」,找到一粒紅糙米,呵呵笑著說:「好珍貴,好似搵到紅色嘅珍珠咁,珍珠係白色㗎嘛⋯⋯好特別,好似你哋班傻瓜,跟埋來(種米)咁特別。」

白米金蟬脫殼 米糠變成料

寒暄一番,成員們分為碾米及包裝兩條生產線。三數人跟隨信哥,開動碾米機後,將黃金稻穀倒入碾米機,不消一會,象牙白的大米傾盤而出,「沙沙」作響,跌入膠桶。同時,「金蟬脫殼」後的米殻磨成米糠,從右邊的出口跌出,成為營養豐富的肥料,而未能育成白米的空心稻穀就在左邊的出口跌出。

成員合力將稻穀倒入碾米機。(蔡正邦攝)

留起結實白米作米種

稻穀需要碾兩次,然後再經另一部機器過濾沙子等雜質,才能蛻變雪白的大米。信哥一直在旁指導,一時拿著竹筷子攪動入口處的稻穀,讓稻穀暢順跌入碾米機;一時抓起兩把白米,讓八鄉小隊成員比較一下碾了一次和兩次的白米,在顏色上的分別,還提醒他們要留起結實的白米,作為米種。

黃金稻穀被碾成雪白的米粒。(蔡正邦攝)

資深米農指收成值80分

他甚為滿意八鄉小隊的成果,評以80分,認為小隊在處女下海、無用農藥的情況下,可以種出甚少雜質的白米,「可以出來見鄉親父老」,成績令人喜出望外,更是青出於藍。「叻過咗我,我第一年(四年前)啲米,好沙。」他希望有更多人復耕,「反正啲地變晒做棕地,不如留返啲未發展嘅,用來教育下一代」。

一桶、兩桶、三桶,再一包、兩包、三包,有人忙於倒穀,有人更換快滿瀉的米桶,有人將米糠倒進帆布袋,有人運送輾好的白米至包裝部。整個流水式生產線井井有條。

在另一端的包裝部,成員逐一在牛皮紙上蓋上「新界有種米-八鄉」的原子印,再交予另一位隊員,將碾好的八鄉米分500克及1,000克裝入袋,再用麻繩綁成一包包八鄉米。

完成碾米及包裝工序後,是時候開飯了!

經過半年的辛勤,成員吃了第一口本地種植的米飯,甜在心頭。(蔡正邦攝)

飯香撲鼻而來

農舍的飯桌上放滿滷水鴨、茄子蒸魚、粉腸,還有成員秘製的雞翼⋯⋯此時,May姐端上剛煮好的八鄉米,一打開蓋,飯香撲鼻而來。大伙兒雀躍地圍在桌邊,接過一碗碗載著汗水的米飯,舉起筷子,吃了一口復耕的八鄉米。

「一世人無食過嘅質感,煙韌、好味,食嗰啖飯嘅時候,會諗返起由開荒至拎住碗飯,好多片段走返出來,只不過係五個半月的事,但好似過咗好耐。」成員Marina如是說。

一世人無食過嘅質感,煙韌、好味,食嗰啖飯嘅時候,會諗返起由開荒至拎住碗飯,好多片段走返出來。
城市米農Marina
Marina說,成功感染一名中同學,將會參與第二茬米的種植。(蔡正邦攝)

城市米農:沒想過可自給自足

身為城市人,她完全沒想過可以種植糧食,自給自足,由親手開荒到與成員一同分享成果,坦言整個過程實在好神奇。「直至見到白米,先真正見到成果。」夏天很熱,一到中午,在田裡工作的確好辛苦,但她說,從沒想過放棄,因為這塊田由大家開荒和復耕,滿載每一個人的心血。

按出席率分配白米

Marina可謂隊中的攝影師,總是透過鏡頭記錄田中的一事一物。她指,由成員共同合作開墾復耕,「(記錄過程)唔單止畀自己睇,好重要係利用呢個過程、記錄,去宣傳復耕嘅運動,感染多啲人一齊做」。八鄉小隊成員可按出席率獲分白米,Marina表示會與家人分享,讓他們知道這是一件好有意義的事情。

半年汗水種百斤米

由二月中開荒,至八月底碾米,八鄉小隊租用新菜園村附近的一片農地,由零開始,邊學邊種,堅持全人手除草、犁田、除蟲,只用天然雞屎肥,花了半年時間,揮灑那麼多的汗水,第一茬終於生產了111公斤的白米。他們只望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地,一小步一小步地實踐土地復耕,宣揚保育自然的訊息。

八鄉第一茬的111公斤白米,部分分給成員,部分用作慈善義賣。(蔡正邦攝)

全港近3000公頃休耕土地未被破壞可復耕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截至2013年,全港共有4,523公頃農地(不包括魚塘),當中只有729公頃屬於常耕農地,其餘3794公頃為休耕土地。根據本土研究社的最新研究,全港有1,192公頃的新界鄉郊土地因被填土破壞,改成露天貨倉、車場、貨櫃場等,淪為「棕土」,若原為農地,未來難以復耕。與其任由更多農地被破壞,何不鼓勵復耕?

採訪手記:勞動過後 吃過收成的感動⋯⋯

信哥的米田放置數個稻草人,驅趕啄食稻穀的雀鳥。(蔡正邦攝)

「所謂的那快樂,赤腳在田裡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給叮到怕了,誰在偷笑呢,我靠著稻草人吹著風唱著歌睡著了……」周杰倫《稻香》如是唱。

田裡的蜻蜓,記者見過,真的見過,而且不只一種,有黑色、紅色……

田間的稻草人,記者見過,真的見過,還穿上了鮮橙色背心、紅色長褲,戴上草編帽子,從背後看活像一個真人,再仔細看卻嚇了一跳,怎麼是假的?

城市人落田,竟猶如大鄉里出城!

走在田間,如履薄冰,生怕踩進泥沼裡;一嘗動手割禾,卻大大力放下稻穗,稻粒都丟出來了。然而,待在田裡久了,揮汗過後,已習慣大步踏在泥濘上,隨意用衣袖一角擦汗;勞動過後,吃過一口從田裡收割的米,齒頰留香、甜在心頭,那感動筆墨難罄,只有種米的人心知。記者體驗了兩天,略懂一二;八鄉小隊落田大半年,或懂八九,但若要讓多香港人感動,唯有復耕,農地農用!

米香撲鼻。(蔡正邦攝)
新修訂下,精米(包括白米)鎘含量,最高含量會由每公斤米0.1毫克,放寬至0.2毫克,有關規定與內地相同。(資料圖片)
磨掉的米殼變成米糠,是營養豐富的肥料。(蔡正邦攝)
白米入袋包裝。(蔡正邦攝)
用麻繩繫好,大功告成。(蔡正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