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人.訪】自細蒲旺角睇模型 香港插畫家打造土炮變型金剛
稱旺角為香港各大文化的交匯點,不為過。在本地、日本、韓國等文化交融之下,港人將此地的獨特文化稱為「MK」。有人對此嗤之以鼻,有人不屑,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這地方為香港孕育了更多不同的文化、特色。
香港插畫家、漫畫家葉偉青活用「本土」、「集體回憶」這看似已被「用到爛」的題材,從競爭激烈的社交平台中突圍而出,創造出只屬香港的機械人。而他的創作起點,也是從人稱「MK」的旺角。
攝影:梁鵬威
拿着筆的手飛快地動了起來,葉偉青在他的草稿本上畫上了一筆又一筆。不消幾分鐘,紙上出現了看似熟悉,但又令人覺得新奇的「重型機械」,令人不禁多看兩眼。
在他的筆下,的士、「熱狗」巴士、雪糕車、渡輪、垃圾桶通通長出了機械手腳、推進器,頓時多了飛天遁地的本領。這幫有着濃厚本土特色的土炮「變型金剛」,葉偉青將之命名為《香港重機》。
土炮機械人藏舊情懷
土炮機械人的面世,葉偉青形容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產生。今年初在社交平台上,有美國藝術家開展了"March of Robots"活動,挑戰參加者於一個月內,每日創作一個機械人,他發現後也參了一腳,香港重機系列亦因而誕生。
機械人本就是科幻的題材,可任人憑空想像、發揮,但葉偉青偏偏選擇了具香港特色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所見之物作藍本。問他為何以「土炮」為題材,葉偉青很簡單地說了句:「都係啲情懷嘢囉。」
「因為睇睇下,發覺好多嘢都消失緊。即係以前細個好熟悉嗰啲嘢,好似唔經唔覺間,好多都冇晒。」看着照片中映照的舊事物,心生感觸的他便決定此為題,對香港的舊物做了不少資料搜集後,再加以想像,令它們變身成玩味十足的機械人:「所以你見我連的士,都係畫返舊款嗰啲,嗰個時候感覺係最深。」
合了體的三色的士、兩腳站立的人力車、長出了四肢的白色地下鐵,他筆下的機械人總是如此天馬行空。葉偉青說自小時候開始,已嘗試從日常中找出非日常的一面:「我自己細個都有儲好多相,喺唔同地方影咗啲好似機械人嘅位,儲咗好多Hidden face嘅圖。」搶眼的造型下,細緻的機械零件亦巨細無遺地被畫了出來,足見葉偉青對機械了解。談及此,他說這是和蘊藏了大量日本文化的旺角,有着切不斷的關聯:「個淵源都幾大。」
蒲旺角學識畫機械人
自言「細個食日本機械人奶水大」的葉偉青從小是已個動漫迷,電視播放的鐵甲萬能俠、超力電池俠、幪面超人,令他愛上了這日本文化:「所有同日本文化有關嘅嘢,都可以喺旺角搵到。」
「細個喺大角咀返學,我住愛民邨,好多時候行返去,經過旺角有一樣嘢必定會做,就係行模型舖。」廣華街、勝利道這些模型店聚集地,都是葉偉青的「蒲點」,一放學就「掃晒」一街的店舖,高達、模型車、情景模型通通都不放過:「當時環球模型喺窩打老道嗰間分店有2層,擺咗好多展示、好作品,個啟發都好大,所以嗰段時間好鍾意砌模型,我對機械人嘅鍾情亦喺嗰度開始。」
組裝、打磨、上色,買回來塑膠零件在他的手上變成精緻的模型,甚至連沒有商品化的都由他自己造出來,這門手藝亦為他帶來了一點小外快:「同埋有幫同學仔砌模型,賺下零用錢,都幫人砌過幾座日本古城架!」說起,他也不禁笑了起來。砌着砌着,卻令他對機械人的基本結構、關節、構成的喉管有了更深了解,現在畫起上來亦得心應手:「唔覺唔覺,整得多就入咗腦。」
在旺角可逛的,還有漫畫店、影碟店,以前電視上沒有播放的動畫、特攝作品,葉偉青都會租VHS回家「煲」。不過多年過去,旺角早已改頭換面,漫畫店、影碟店數量銳減,模型店亦然:「我諗而家好多都執咗啦。」再逛廣華街,他兒時逛的模型店已所餘無幾,反而多了不少軍事、槍枝模型的店舖。一個文化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新的文化。
「本土嘢」有市場
原本只是"For fun"的《香港重機》計劃,出乎葉偉青意料地受到關注,引來不少人提出意見,希望他的下一部機械人,可以用自己提出的元素創作,更令他發現原來「本土嘢」也有市場:「以前睇我啲畫嘅,好多都係『佬』,畫咗香港重機之後,多咗啲後生仔,仲有女仔!」
整個系列由3月至今,葉偉青共創作了近50部機械人,亦因網民反應熱烈,令他將畫作結集成書。如對更多《香港重機》系列的機械人有興趣,可在書展期間到創造館攤位,留意葉偉青推出的新畫集,他更會現身攤位為讀者簽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