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天價橋】市民持風車反對「掠水橋」  斥斬樹加劇熱島效應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造價17億元的元朗高架行人天橋被外界批評為「天價」工程,5大專業學會早前表明反對,更提出造價只需9億元的替代方案,惟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處長盧國華仍力撐前者「物有所值」,更能疏導地面人流。
在工程撥款審議有定案前,有立法會議員聯同學者今日(24日)發起「反17億起橋 元朗人有得揀」巡遊及論壇,沿路高呼「踢走17億掠水橋」,斥斬樹加劇熱島效應,手持風車反對方案。有樹藝師更斥,政府斬伐樹木的補償方案「重量不重質」,嘆言「做咗返唔到轉頭」。

參加遊行的市民手持風車,並在明渠兩旁的欄杆繫上綠絲帶。(勞敏儀攝)

這條有蓋高架行人天橋長約540米,闊6米,由西鐵朗屏站至教育路以南,沿元朗市明渠建造,另外會興建多部升降機及自動梯連接行人天橋,但工程費用達17.85億元。

今日下午有一群反對興建「17億橋」的市民,在元朗大陂頭休憩花園集合,圍繞明渠兩岸巡遊,起步前高呼「踢走17億掠水橋」、「元朗要風」、「元朗人唔係水魚」等口號。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的新界西團隊指出,現有方案無法解決元朗大馬路最擠塞的樽頸位及東西走向人流,並批評天橋造價「貴到離地」、施工期達5年「極度擾民」、斬伐37棵樹加劇熱島效應。

+1

欠熱島效應研究 朱凱廸斥政府反其道而行

參加遊行的市民手持風車,並在明渠兩旁的欄杆繫上綠絲帶。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解釋,有關工程沒有做熱島效應及通風研究,忽略明渠是元朗南北通風走廊,「當世界大城市將天橋拆掉、將馬路埋在地下,令更多行人可在地面行走,但我們政府不斷反其道而行」,認為專業學會提出的方案應在立法會及區議會上討論,

但民建聯及工聯會議員態度強硬,目前尚欠8至9反對票,希望遊行後與建制派議員溝通,考慮接受「更好及更慳錢方案」。朱凱廸對於否決方案「相當有信心」,認為「如果呢單都阻止唔到,有咩可以阻止到?」
 

區議員指政府無解決人車爭路問題

元朗區區議員杜嘉倫表示,現方案無法解決道路擠塞問題,因為擠塞問題集中在元朗市中心中部及東面,輕鐵路軌把元朗大馬路一分為二,令行人過馬路點大減。他認為這條天橋若落成也只淪為「廢橋」,將納稅人的錢倒入鹹水海;若把明渠覆蓋,免發出臭味之餘,也可發展成公園、球場等公共空間,質疑為何花17億打造「石屎巨龍」,又質疑政府是否要幫地產商賣樓。

執業建築師解端泰認為,「17億可以有好多方法洗」,指擴闊明渠兩旁行人路,不會突然增加一倍的人行走,反而更好行,並強調「香港人不要做水魚」,該工程不應由全港找數。

樹藝師:斬樹補償「重量不重質」

由於工程範圍內需興建6個連接天橋的行人交匯處,將砍伐37棵樹木,當中包括芒果、龍眼、黃皮、洋紫荊、鳳凰木、白千層等15種樹木,只有1棵白千層被建議移植。

國際樹木學會樹藝師蘇鳳珍表示,根據環評報告,砍伐的37棵樹木樹幹總直徑達10040毫米,政府承諾將補種42棵「樹仔」,但估計這些「樹仔」樹幹總直徑最多只得4200毫米,則補償只得4成,斥責政府「重量不重質」,且「樹仔」的保水、吸碳及幫助城市降溫的作用遠不及大樹,質問再要多少年才能成為大樹?

市民陳小姐在元朗出世,居住在這裡五十多年,坦言明渠兩旁幾乎是每日必經之路,經常到這裡玩耍,「呢度都ok好風」,即使現在已搬至天水圍,也經常回來。她說,當得知政府要興建天橋,第一反應是「唔需要17億啩」,也會令這裡變得侷促,大量斬樹也好浪費。

陳小姐(右)今日特意帶女兒參加遊行,反對興建天價橋,直言該橋只會令這裡變得侷促,也沒有興建的必要。(勞敏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