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隱形於中史書中的歷史沙石
六四事件是中國當代重大轉捩點,影響中共近29年管治,也影響本港大批市民對中共的看法。這段歷史在中史教科書上,放在中三的當代歷史。《香港01》翻了其中三本,雖然六四事件影響極大,但所佔篇幅不成比例,而且編排上猶如歷史沙石,少得不足200字,有的連「殺」字都無提到,只說是清場,沒有提及死傷人數,可說是一點也不血腥。
教育局適用書目表有14套初中中史教科書,由八間出版社出版,最早版次為1999年,最新版本為2014年。
商務教育圖書:解放軍平息民眾運動
香港教育圖書出版的《新理念中國歷史》第三冊(2012年初版次),為中三用書,六四事件歸入共有七版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課題內。內文提到文革結束後,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復出,實施開放改革政策,推動四個現代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允許開創個體經濟及私人經濟,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最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日趕美,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
六四事件列入「改革開放存在的問題」,大約只有200字,並只附有一張鄧小平接見戒嚴部隊高級軍官照片。文中提到政治體制改革受「四個堅持」的制約,步伐滞後,加上官吏貪瀆的現象嚴重等問題,激化了社會矛盾,「其中較為引人矚目的是六四事件」,「1989年夏天,北京學生及市民自發舉行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的活動,觸發了反腐敗,反『官倒』的民眾運動;6月4日,中共出動解放軍,在天安門廣場進行清場,把運動平息。事後,頗受國際社會的議論」,文中沒有提及屠殺、死亡人數及國際譴責,也沒有關於香港百萬人上街抗議。
香港教育圖書為商務印書館(香港)的全資附屬機構,而商務由中聯辦轄下的聯合出版集團持有。該書由八人編著。
由本地老牌教科書出版社齡記所編著的初中《探索中國歷史3》第二版(2016年重印兼訂正版次),六四事件同樣編入「改革開放時期」課題,大約也只有150字,篇幅約佔半版,附有兩張圖片,一是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場面,二是當時三名學生領袖王丹、吾爾開希和柴玲對靜坐民眾講話。
文中指出六四事件緣起民眾悼念剛離世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集會遊行反對「官倒」腐敗,更在天安門廣場絕食,「至6月日4日,政府下令軍隊清場,平息了六四事件。中共總書記趙陽在被指在事件中犯錯,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同樣沒有提到軍隊屠殺和死亡人數,反而提及「政採取一系列措施,以回應民間和國際的訴求,令社會趨於穩定」。
另一由老牌教科書出版社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現代初中中國歷史3》(2014年版次),則用了一又四分一版提及六四事件,相比其他兩本較詳細,文中以「學運」形容是次運動,又寫明學生訴求民主改革,並載有傷亡數字。
該書也將六四事件列入改革開放課題。文中提到改革開放令中國經濟迅速增長,但同時出現貧富懸殊、通脹、貪污腐化和「官倒」現象,終引致六四事件;內文指學生靜坐及絕食,要求民主改革;而時任總理李鵬於5月20日宣布「將學運定性為動亂,並調動軍隊入京,北京部分地區開始戒嚴」,原因是「學運漸漸超越中共的容忍限度」。
文中提到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廣場「清場」,「以武力驅散學生及民眾,但釀成傷亡」。正文沒有再詳述,但在版面下面附註死亡人數資訊,當中引述美國學者估計介乎 300至2,600人,又據公安部1990年資料,有931人死亡、2.2萬軍民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