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劏房惡化 前前特首曾蔭權抵鬧 前特首梁振英呢?

撰文:凌昕
出版:更新:

2018年1月18日對香港來說是極之諷刺的一日,這天恒生指數創下32,122點的收市歷史新高;同一日,政府統計處亦公布劏房數目達到9.27萬個的紀錄新高,全港約有20.97萬人居於劏房,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得56.5平方呎,比懲教署監倉的人均49.5平方呎的標準好不了多少。只要看看今時今日的香港,就可知道甚麼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講到住屋問題、劏房問題,鬧爆前特首曾蔭權,幾乎已成萬能KEY。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曾蔭權在2012年卸任之後的5年多時間,香港政府、特別是「房屋特首」梁振英主政時期,對解決劏房問題,又有甚麼建樹可言?

社聯指,頗大比例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較擠迫戶還差,促請當局提供中短期房屋,紓緩基層住屋問題。(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統計處:全港逾9萬個劏房住20.9萬人 人均居住面積僅56.5呎

劏房數量創紀錄新高 分項數據更加「驚嚇」

如果真的要數梁振英對處理劏房問題的「貢獻」,或許要數到2014年時,政府才就劏房問題首次進行官方調查,根據統計處在2015年公布的報告,當時的劏房數目為8.64萬,合共住了19.55萬人,而統計處昨天(1月18日)公布的2016年數據,則顯示在兩年之間,劏房數量增加了六千多個,居住劏房的人口增加了1.42萬人,情況日益嚴重。

除了劏房數量、居於劏房的人數有增無減,其實還有一些更「驚嚇」的數字必須留意,就是在兩年之間,劏房的月租中位數由3800元升至4500元,兩年間升了18.4%;劏房住戶的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由30.8%升至31.8%;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則由61.8平方呎跌至56.5平方呎。意味在2014年至2016年的這兩年間,劏房居民的生活負擔趨升,生活質量則進一步下降。

陳帆去年7月上任之初,落區探訪劏房戶時感觸落淚。(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延伸閱讀:經理、行政人員都要住劏房 團體:無希望買樓 寧儲錢留給下一代

逾二十萬劏房居民的悲歌 都是「前前特首」曾蔭權的錯?

這些數據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逾二十萬劏房居民「血淋淋」的悲歌。一系列看得令市民大眾「眼火爆」的數字,很多人會自自然然想起前特首曾蔭權的遺禍,他在任內停建居屋之外,亦未有好好補充公屋的土地儲備庫,令公屋供應漸漸追不上日益增加的需求,基層市民賣不起樓、租不起私樓,也輪不到公屋,就只能蝸居劏房。

不過話說回來,曾蔭權任內所作所為,連牛頭角順嫂都知,但畢竟他已經是在2012年中卸任的「前前特首」,故另一個問題其實是,在曾蔭權卸任之後的五年多以來,香港政府,特別是曾以「房屋特首」自居的梁振英,在任內又做過了甚麼?

延伸閱讀:十年建屋目標維持46萬個 土地短缺公營房屋欠4.3萬伙

政府覓地「粒粒皆辛苦」 既患寡更患不均

如果說梁振英任內完全沒有嘗試補救,亦未必正確,因為過去幾年政府在覓地方面的確花了一些功夫。不少負責覓地的前線公務員私下慨嘆,要為改變土地用途覓地建屋上城規會、區議會等,不時都被區議員、壓力團體等「糟質」,但也只能打掉門牙和血吞。陳茂波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曾說覓地工作「粒粒皆辛苦」,的確道出了不少前線公務員的心聲。

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梁振英上任之後明知土地供應不足,特別是他在選舉時大打基層牌,對基層市民特別是劏房戶的苦況本應心知肚明,但他上任後,不少「粒粒皆辛苦」找來的土地,都優先供應給私樓市場。例如在2016至17年度,政府賣地計劃加上港鐵、市建局、發展商補地價等,所涉土地可建1.978萬伙私樓,較1.8萬伙的目標大幅超標近一成;而新任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上月曾表示,2017至18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應可供興建約2.43萬個單位,較1.8萬的目標大幅超出6,300個。

房屋署在 2013 年建議用橫洲 34 公頃棕地(已受破壞的土地,如停車場、貨櫃場)興建 17,000 個公屋單位。房屋署於 2014 年 6 月向區議會諮詢時轉向旁邊佔地 5.6 公頃土地,興建 4000 個公屋單位,地點為三條非原居民村(鳳池村、永寧村及楊屋新村)的綠化地帶。(元朗區議會文件)

延伸閱讀:【橫洲爭議】三千頁報告大量資料被遮蓋 二、三期發展恐無期

梁振英傾斜私樓市場 公營房屋供應缺口龐大

一邊廂是私樓土地供應多至近乎「滿瀉」,政府估計未來三至四年私樓潛在供應量多達9.7萬伙,但在另一邊廂,去年底公布的十年建屋計劃進度顯示,政府手上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的用地,只能建23.7萬伙,比28萬的政策目標,缺口多達4.3萬伙。當私樓市場在討論龐大的潛在供應量,會否拖累樓價的時候,公屋輪候時間已達到4.6年,再看看矚目驚心的劏房數據,相信市民大眾都會問,到底香港是有「土地問題」,還是在如何妥善分配土地資源上出了問題?

事實上,自梁振英上台之後,社會上曾為政府提出不少增加公營房屋的點子,例如將一些一再流標的港鐵項目,如東鐵大圍站上蓋、輕鐵天水圍天榮站等,改建資助房屋;以至回收私人會所土地、優先發展棕地等,務求令土地多覓一幅是一幅、資助房屋多建一間是一間。

近4萬港童活在劏房,何時才能從黑暗的盡頭見到光明?(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政壇諸事町】林鄭直升機鳥瞰香港 土地供應得到靈感?

住過板間房的林鄭 是否明白劏房家庭之苦?

只是客觀的現實是,這些建議一律被那個曾說會以「一支筆、一本簿、一張凳」聽民意的梁振英當作耳邊風,甚至如本來規模龐大的橫洲公屋計劃,也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由1.7萬伙削至4千伙,現屆政府恐怕在短期、中期內都難變出更多公屋供應。此亦可以預視,在未來幾年,公屋短缺持續將令劏房問題更趨惡化。

更加大的問題是,林鄭月娥上場之後,仍繼續把置業作為房屋政策的核心,甚至一度傳出公屋數量「封頂論」,但劏房家庭的每月收入中位數只有13,500元,這個收入水平要在香港「生存」也不容易,置業主導的房屋政策如何解決廣大基層、特別是逾20萬劏房居民的住屋需要?曾說自己小時候也住過板間房的林鄭,其實明不明白問題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