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揭海洋缺氧危機 港將成受影響水域之一
根據一份最新國際研究,揭示全球海洋環境在地球暖化的影響下,水域的含氧量都會持續減少,低氧水域在67年來增加逾10倍。港大海洋生物學家安原盛明是研究團隊其中一員,他警告本港不能獨善其身,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海岸地區,將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水域之一。
在2016年時,聯合國跨政府海洋學委員會成立,包括香港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安原盛明(Moriaki Yasuhara)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環球海洋氧網絡」,首次全面分析公海及海岸水域低氧情況的成因、後果和解決方案,研究結果揭示海洋和人類社會面臨的危機,並提出讓海洋持續健康發展,及維持生產力的方法。
有關研究成果的學術文章,在本周二(2日)刊登於學術期刊《科學》之中。參與研究的學者Vladimir Ryabinin指出,由於營養物負荷及氣候變化,令海洋和海岸的「死亡區域」覆蓋範圍和數量大幅增加;同時,大部分海洋生物,都難以在含氧量極低的水域生存。
研究團隊表示,即使含氧量只輕微下降,也足以妨礙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引致疾病甚至死亡;即使部分生物能在死亡區域生存,但整體生物多樣性仍會下降,而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將尤其受到影響,小型手工漁業會因低氧海水破壞漁穫,面對經營困難。
團隊舉例指,在菲律賓,一個市鎮水產養殖場的死魚,造成的損失已超過一億美元;在一些旅遊熱點的珊瑚區,也可能因海水缺氧而逐漸消失。
對於海洋缺氧所引致的後果,香港並不能獨善其身。安原盛明指出,海洋含氧量下降,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造成極嚴重影響中的一環,而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海岸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水域之一。
研究報告共同作者 Lisa Levin認為,對於倚重旅遊娛樂、酒店餐飲、的士業和其他相關行業,都會造成巨大損失,顯示不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將會帶來廣泛影響。
對上述危機,研究團隊建議可循三方面著手。團隊建議可循源頭著手,停止化石燃料氣體排放,能減少溫室氣體和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空氣污染物。
團隊亦建議循保護海洋生物方面入手,把海洋生物用作逃避低氧環境、含氧量較高的水域,列為海洋保護區或禁捕區,或建議漁業轉為捕捉或飼養未受威脅的魚類;最後,可透過改善全球追蹤低氧情況的設備,讓科學家識別最易受威脅的地方,以及制定解決方案。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 Denise Breitburg坦言,應對氣候變化時會令人氣餒,惟強調相關議題是處理海洋含氧量下降的關鍵,對地球上所有物種都至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