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公私營協作護理模式 糖尿病患者住院、死亡風險減半
本港每10人便有1人患糖尿病,在公營醫療跟進的有40萬人。中文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糖尿患者在公私營協作的模式下接受護理,住院、嚴重疾病發病,以及死亡風險較在公營醫療中接受治療減低50%;研究團隊認為公私營協作的環境下,更易跟患者建立關係,有效幫助醫生管理病人。
中大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在2007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間,分別比較了3類在公營醫療體制中,接受治療的16,670名糖尿病患者,以評估使用公私營協作模式去改善社區糖尿護理的影響。
推算政府節省約32億醫療開支
研究發現,患者每年接受定期檢查、透過網上系統獲取個人報告,再配合社區醫生定期跟進,病人的住院率、嚴重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在公立醫院接受標準護理患者減低50%;由於以上的比率減半,亦變相減低了相關的醫療費用,研究團隊推算可為政府節省約32億元的醫療開支,相等於6%的公共醫療財政預算。
患者:公私營協作模式有助詳細了解病情
糖尿病患者陸瑩珮曾任學校校長,因壓力大經常吃糖,加上要應酬和外出食飯,令膽固醇愈來愈高;雖然有到公營醫院檢查及有營養師跟進,但效果並不顯著,最後更演變成患上糖尿病。
她及後聽從社區醫生勸告,到中大丘中傑糖尿病檢測中心接受定期檢查和護理,她認為這種公私營協作模式,護士能更詳細講解病情,檢查期間亦有很多小冊子提供,令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跟從指示,病情得以受控。
研究計劃主要成員陸安欣表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互相關係對糖尿管理最為重要,患者通常要透過聆聽醫護人員的解說,始會接受自己患病,及有效的認識病症;所以公私營協作的環境下,更易跟患者建立關係,有效幫助繁忙的醫生管理病人。
研究計劃主任陳重娥則指,如果社區能提供市民負擔得到和更方便的護理服務,公共醫療就可以聚焦在照顧有急切需要,以及更為複雜的嚴重病患;病患便能有效的分流,從而減低醫療系統的壓力和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