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北區牧羊人的一天 找羊有「門路」 不怕走失:有羊群心理嘛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數十隻覓食羊群上周五(22日)走進粉嶺住宅區,在馬適路與馬得路十字路口附近草堆吃草,更一度在馬路行走,令多輛車須減速停駛「讓路」。原來這批羊屬於附近石湖新村的牧羊人何桂華(華叔),他在該處牧羊已有20年,每日都會在區內一帶放羊。記者今日(26日)到石湖新村,直擊牧羊人的一天,揭開他如何成為北區牧羊人。

回憶上周五,華叔輕鬆地表示,羊群走到馬路「成日有,間唔中百厭咪走出馬路」,估計當時羊兒見到馬路有草叢,被吸引上前食草,而他當時正清理羊糞,未能跟上。

「華叔」也是養蜂人 養羊由一班同好租地買羊飼養開始

人稱華叔的何桂華,今年72歲,自1997年已在梧桐河附近養蜂,當時他還未退休,是參與興建赤鱲角機場的一員。到2004年,當時半退休的華叔搬入附近的石湖新村,見附近牧羊人的羊「得意、貪過癮」,便與幾名朋友各自購入數隻羊,並租下一塊2,000多平方呎空地,輪流照顧。

不過,不少同伴相繼離世,亦有人嫌「困身」棄養,華叔便幫忙接管,現時這50多隻羊,大部份都屬於華叔,數隻屬另一位朋友,但該朋友不在石湖居住,故華叔基本上獨力照顧這批羊。

最初只有二三十隻羊 高峰時羊群達到70隻

華哥又向記者透露自己每日行程,原來他每日早上7至8時便會開始他的一天,第一件事便是打理蜂場的蜜蜂,之後便會出上水市區食午餐,再回到村裡,準備下午放羊。

不過,若對數字敏感的人,可能會好奇,每人養數隻羊,真的會有50隻羊之多嗎?華叔解話,當初其實總共只有二三十隻羊,後來多出的羊兒,其實是繁殖出來的後代,高峰期更達到70隻。

羊兒去哪兒? 會賣羊給伊斯蘭教徒 通常賣「羊公公」

若一直下去,羊兒數目豈不是有望破百,華叔又如何打理?華叔透露,村內的有伊斯蘭教徒會向他買羊,又透露自己曾亦曾賣過羊予村內其他愛羊之士。不過,華叔指他們一隻只賣數百或數千元,笑言牠們其實是「負資產」。至於有無「非賣品」,華叔指雌羊及未絕育的雄羊,要負責傳宗接代,通常不賣,較常出售的是已閹割的雄羊。

羊棚大門打開 羊兒如跑馬般「出閘」去搵食 華叔執「蘇州屎」

臨近下午一時,羊棚裡的羊都不約而同發出叫聲,華叔解釋,這是牠們「開飯」的訊號,又形容「佢哋好準㗎,準過人」。數隻蠢蠢欲動的羊兒,更趁棚門未有鎖實之際,偷走出羊棚,但華叔一聲「返去!」,嚇得到羊兒只得乖乖遵命。

羊棚大門下午一時準時打開,50多隻羊兒有如跑馬般「出閘」,奔向棚外天地,地下遺一粒粒的排泄物。華哥拿著大掃把左掃右撥清理,羊兒早已不知所縱。不怕走失?華哥解釋,這些「蘇州屎」的真正用途就是辦別他們的行蹤,故他即使慢慢掃地,亦有信心可尋回他們。

對羊群十分熟悉:少一隻都知

清理過後,華叔又急忙跟上羊群的腳步,確保羊兒有調頭後,便先返回羊棚打理清潔,之後在河邊等候羊兒回來。

記者多次問華叔是否真的不怕走失,他多次回應:「佢哋識返嚟㗎啦,羊群心理啊嘛」,加上自己對羊群十分熟悉,「少一隻都知」,着記者不用擔心。

果不其然,未到3時羊兒們已回到羊棚附近的梧桐河邊,只見牠們一邊回家,一邊食草,而華叔一早已在河邊等待牠們,又不時將牠們驅離行車路,以免阻礙交通。

+8

向羊群送上麵包粒 華叔一聲令下全群回到羊棚

食草食足三小時,至近下午5時,華叔為他們送上飯後甜品——麵包粒,便宣告着一日行程的結束。最後華叔的一聲令下,羊兒們便一擁而上,乖乖地回到羊棚。

華叔向記者指,養羊其實十分「困身」,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無休,年初一亦要放羊,「過年都唔很閒呀!」被問到為何只剩自己一人都要繼續牧羊,他指羊兒們仍有氣有力,自己照顧牠們「當做運動」,又稱只是手板眼見工夫,不覺累人。

東北收地安置方案未有著落 華叔激動指:冇安置我咪唔搬囉

不過,談到新界東北收地之後,羊兒們何去何從,華叔則十分激動。華叔的羊棚所在土地處於收地範圍,他透露,前特首梁振英主政年代(2012至2017年),當時他已與地政署、土拓署等部門不斷開會,討論安置方案,他選了三幅地,才同意政府安排將他與羊兒安置在附近的土地,原定今年內便要遷出。

那為何華叔與羊兒們至今都仍未搬遷?華叔說,2020年時,曾再找當局了解安置進展,但當局一句「疫情,唔傾」,至到疫情完結至今近兩年,都沒有進展。

今年4月,當局刊憲,將羊棚所在的土地納入官地,年中時華叔曾主動聯絡當局,但政府人員指「上頭未有指示」,至今連要求他搬走的指示都仍未有;當初安置方案的土地,至今仍有工程進行當中。

被問到有何打算,華叔說:「冇打算咯,你唔畀(安置地)我,我咪唔搬囉,我又唔係話特登唔搬」,「你都冇安置到,我點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