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就業支援變做義工 學者憂難助就業 孫玉菡:佢有能力工作
現有綜援計劃下的就業支援服務,將於明年9月結束,政府擬推行新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取代,新計劃將要求15至59歲健全失業受助人,須每周「無償工作」一次。有學者關注當局形容新計劃「運作較精簡」,或意味將縮減原有的就業輔導,擔心或令受助人更難減低就業障礙。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4日)出席活動後,回應有關新計劃的效用,他指現時綜援個案中,有約1.6萬宗屬健全失業的成年人,「呢萬幾人,我哋覺得佢有能力去工作,都唔希望佢攞咗綜援之後,好似同社會脫咗節咁。」他又認為,新計劃對多方面也有好處,既讓受助人為社會做事,也鼓勵他們接觸社會,重拾動力投入社會、甚或重新接受教育。
政府早前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指,現有綜援計劃下的就業支援服務,將於明年9月結束,擬推行新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取代,屆時15至59歲健全失業受助人,須每周「無償工作」一次,每次至少一小時,違反會被停發7日綜援金額。
有學者早前已指出,「無償工作」對失業受助人並非新事,惟近年當局較着重於就業支援,擔心在「運作較為精簡」新計劃下,或意味當局將減少就業支援的支出,失業受助人因而失卻現有密集的就業輔導及支援,其就業障礙將更難消除。
孫玉菡:呢萬幾人有能力工作,唔想佢脫節!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接受傳媒訪問,被問及新計劃的效用,他回應指,現時綜援下有多類個案,約1.6萬宗屬健全失業的成年人,約6,000宗年齡少於50歲,另有各5,000宗分別為50至60歲、及60至64歲。
呢萬幾人,我哋覺得佢有能力去工作,都唔希望佢攞咗綜援之後,好似同社會脫咗節咁。
他說:「呢萬幾人,我哋覺得佢有能力去工作,都唔希望佢攞咗綜援之後好似同社會脫咗節咁。」所以當局提出新計劃,想令他們與社會有交接點,「做義工、無償工作」是可行方法,「呢個一定做得到喇,社會上有咁多需要。」
他續指,新計劃對多方面也有好處,既讓受助人為社會做事,也鼓勵他們接觸社會,重拾動力投入社會、甚或重新接受教育。
當局關注一日兩宗致命工業意外 正調查有否跟足施工程序
另外,就上周五一連發生兩宗致命工業意外,孫玉菡表示高度關注,也為兩名工友因工業意外離世感痛心。他續指勞工處已全速調查,並已向兩涉事地點發出停工通知書。他指,調查主要方向會看涉事地點及人士有否跟足程序及指引進行工作。
被問到既然重視工業意外,勞工處會否在每次意外後均舉行記者會公布詳情,他則指調查需時,難第一時間公布事故所有細節,也因為往後或涉檢控,要待檢控結束才合適進行公布。
孫玉菡又提到,未來要再加強宣傳及教育,指出職業安全要靠各持份者共同努力,而當局也會繼續想不同方法,例如修訂工作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