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綜援無償工作|每周一小時是義工還是實習?社協關注在職培訓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綜援計劃下的就業支援服務將於2025年9月完結,政府擬推出新計劃,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每周至少參與一次「無償工作」,違反規定者及其家庭將被停發7日綜援金額。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聽到社署擬推行的新計劃,也思疑「無償工作」即「做義工」,她說關注受助人去哪些機構工作、以及工作期間機構有否為他們提供培訓,認為這些安排將會影響受助人的無償工作到底是做義工、還是能提供工作體驗的實習。她指出,即使新計劃下無個案管理人員與受助人定期會面,仍然需要有人統籌及跟進受助人「無償工作」的情況。

社署擬以試驗形式推行新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為期兩年,要求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每周參與一次由營辦機構安排的無償工作,每次至少一小時。(資料圖片)

社署擬推新計劃取代綜援下的就業支援服務

按社署規定,現時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除有合理原因不能工作,例如就學、照顧幼兒、殘疾家人等,否則必須接受就業支援服務。在服務中,他們須與非政府機構個案管理人員會面、及持續求職。

這項服務將於2025年9月完結,社署擬以試驗形式推行新的「失業受助人士支援計劃」,為期兩年,取代原有服務。新計劃下,15至59歲失業健全綜援受助人,每周參與一次由營辦機構安排的無償工作,每次至少一小時,違反規定者及其家庭將被停發7日綜援金額。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無償工作」是做義工還是工作實習?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在現有的就業支援服務,若受助人未能成功求職,也有機會獲安排做義工。聽到社署擬推行的新計劃,她也思疑「無償工作」即「做義工」。

提到當局今早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一直強調冀計劃讓受助人培養工作習慣,她表明關注受助人去哪些機構工作、以及工作期間機構有否為他們提供培訓,認為這些安排將會影響受助人做無償工作到底是做義工、還是工作實習。

新計劃衍生負面標籤?施麗珊:相信社福機構本身較包容

問到怕不怕新計劃會衍生負面標籤,她認為視乎安排,但相信社福機構本身較包容、且有不少義工,會相對容易處理。她也建議,當局因應受助人的能力,與不同公司協商,安排實習機會,「畀佢練習下,試下呢個行業,知道下個情況;間公司都知道佢能力同情況,會教佢,咁佢咪融入啲。」

勞工及福利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福利)陳雅詠指,現有就業支援服務已提供相當密集輔導,但仍有部份人就業就學意願弱,當中年長、低學歷人士尤為明顯,故希望以另一模式的服務再推動。(立法會直播截圖)

施麗珊指宜逐一分析個案 了解未能就業真正原因

當局今早在立法會也提到,現有服務提供相當密集輔導,惟仍有部份人就業意願弱,當中年長、低學歷人士尤為明顯,故擬借助另一模式的服務再推動。

施麗珊指,「如果有效性有效,(政府)要諗一個新嘅,都可以去諗。」不過,她建議當局應逐一審視及分析個案,了解他們未能就業的真正原因。

她舉例,見過有街坊50多歲因患病、身體轉差,但又未至於傷殘,體力未能應付工時較長的全職工作,市面上又無工時較短、適合他的工作,「呢個唔係佢無動力,係能力上同市場配對唔到。」她續說,「我懷疑好多人(失業綜援受助人)係病、有好多嘢有啲問題,又未寫到佢傷殘,比人當咗係失業。」

有人「唔夠錢返工」 宜考慮津貼交通費、膳食費

施麗珊也提到,知道有些失業綜援受助人「唔夠錢去返工」,因未能支付車費跟飯錢而受到限制,「尤其是佢唔係原區返工。」據其理解,原有服務是有考慮到後者,會為受助人提供額外交通費及膳食費,建議新計劃也要考慮這些情況。

新計劃無個案管理人員 仍需有人統籌及跟進個案

在社署新計劃下,再無個案管理人員與受助人定期會面,但她相信仍然需要有人統籌及跟進受助人「無償工作」的情況。她指出,綜援受助人目前不一定有社工跟進,建議所有綜援個案均須先經社工評估,分析其服務需要,再提供服務專介及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