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歌怎敢說心事》
說到2024年全球樂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曲,絕對少不了這一首:它不僅橫掃金球獎、葛萊美等多項大獎,更加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攝人心魄。它是誰? 它就是由Billie Eilish所演唱的《What Was I Made For?》。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潘致毅醫生
一首歌曲能帶來多少的療癒與共鳴,往往與它能否擊中聽眾內心的情感相關。歌詞中迴盪的一句 “I don’t know how to feel”,擊中了你和我,也擊中了全球二億八千萬抑鬱症患者的心。
熟悉歌詞的朋友,都會留意到裏面彷彿隱藏著一些典型的抑鬱症症狀:
- “When did it end? All the enjoyment. I'm sad again, don't tell my boyfriend” (相關症狀:快感缺失,情緒低落而又對社交抽離)
- “I used to float, now I just fall down. I used to know but I'm not sure now” (相關症狀:自信心低落,難以下決定)
久而久之,患者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根深蒂固的負面評價,甚至不禁懷疑自己的存在意義,慨嘆一句: “What was I made for?”
幸好,每當來到這時,不少患者都會求診,且在接受治療後逐漸好轉。
這時剛好迎來副歌高潮的這一句: “I don’t know how to feel”。問題來了,大部份抑鬱症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之後,都反映抑鬱的情緒得到改善。然而,有部份在門診卻會跟我說:「醫生,不過有時我好像連正面的情緒也不太感受得到。」為甚麼呢?
情感遲鈍 (Emotional Blunting),是近年在精神醫學上備受關注的臨床表現,所指的就是一種對正面和負面的情緒都感到麻木,甚至抽離的狀態。有研究指出,有接近一半的抑鬱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鬱藥治療的康復路上,都會經歷過類似的階段。至於背後成因,醫學上暫時未有定論,一般主張是抑鬱症未完全康復的殘留症狀,亦有人懷疑是與抗抑鬱藥有關。
可想而知,要準確分辨每個患者的情況,背後牽涉複雜的臨床判斷,才能對症下藥。因此,如果你有相關疑問,請緊記在覆診時先跟你的主診醫生提出,可千萬不要自行減藥啊!要知道,貿然停藥會令抑鬱症復發和引致出現其他副作用的機會大增。相反,臨床上有更聰明和安全的方法來處理這問題:例如,醫生會因應病史和最新病況,權衡輕重,再建議調整藥物劑量。此外,基於有研究發現某些藥物能改善情感遲鈍的情況,醫生有時亦會考慮選取或配搭不同種類的抗抑鬱藥進行治療,幫助病人回復最佳的情緒狀態。
“Think I forgot how to be happy
Something I'm not, but something I can be
Something I wait for
Something I'm made for”
在掙扎的時候,請好好記住這首歌的結尾和醫療團隊給大家的祝願。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