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忠誠》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第一次在門診會見阿欣,是她第三次從精神病院出院不久。20多歲的女孩,不像一般年齡相若的女士,她頭髮鬆亂,面色蒼白,一臉愁容。我簡單介紹會面目的後,便問她:「需要甚麼幫忙?」她躊躇低聲道出 :「我想知道現在的家庭狀況,想改善與妹妹的關係,媽媽欠姨媽很多錢,我不知如何面對姨媽,我感到內疚,好辛苦,我想離開!」。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精神科資深護師蕭國雄

阿欣於2023年初次入院,因借款償還母親的賭債而出現輕生念頭。2023年在中途宿舍服食過量藥物再次入院,原因是未能承擔回家的壓力。2024年因不滿母親忘記了父親的生日而情緒失控。從阿欣的訴求及病歷,不難發現困擾阿欣的事情,都離不開家事或家人關係。然而,是暗藏在這家裡的甚麼情況,令阿欣陷入如斯的情緒絕境?

今次是第三次家庭會面,開始面談時阿欣坐在父母中間。我問大家想談甚麼?阿欣說想談弟弟的皮膚問題。媽媽說欣甚麼都擔心,爸點頭。欣說弟弟雙手出現紅疹,爸爸買過多支藥膏替弟弟抹手,但都沒有好轉。媽說應該帶弟弟去看醫生,但爸爸不同意。父母開始爭論起來,媽用手肘碰阿欣,欣的情緒開始高漲,表現憤怒,眼帶淚光,一一數出爸爸過住頑固的事件。我問阿欣為甚麼傷心起來?弟弟是否對你很重要?欣哭著說: 「是弟弟一直以來陪伴著我,父母時常爭吵或互不理采,剩下家中事務都留給我處理。我自小感到很孤獨,如果沒有弟弟,我15歲時經已自殺了。」

家庭成員角色轉移

家庭治療的先驅Minuchin et al (1967) 及Boszormenyi-Nagy (1973) 提出親職化 (Parentification) 概念,這是指孩子在家庭的角式調換了,因為父母沒有擔起該負的責任,孩子在生理及心理還未夠能力承擔時,便承擔起了家庭內的各種責任,甚至要找方法處理包括經濟、家務及家人情緒等問題。讀者或會想像,被親職化的孩子可能會受父母寵愛,然而情況卻相反,他們往往會被忽略,欠缺成長期的基本身心需要。這會引發各樣反應,如內疚感、情緒波動、憂鬱、自毀、停學,孩子衝突、濫藥等等。

從阿欣的覆述,她被親職化的跡象似乎也明顯 — 父母無法處理問題、直接或間接要求她介入及處理,多年來讓她扮演家中父母的角色 — 照顧孩子,處理家務、家人賭債。那麼我們可如何協助她拾回一個女兒的角色?

親職化有多種治療目標,包括協助家庭成員重新建立健康的角色及界限 (Role and Boundary),引導夫妻正視彼此的問題,察覺及停止對孩子的依賴;此外,亦需協助被親職化的孩子處理積藏已久的情緒反應。

在第三次的會面中,我讓阿欣的情緒安穩後,便問她「何不把握今日的機會,一起幫助爸媽找出一個幫助弟弟的方法?」,阿欣雖然仍在低泣,但也默默點頭。經過這三次家庭會面,成功協助阿欣的父母看到女兒的情緒問題與父母及姊弟妹關係有關。接著的治療目標是改變這家庭成員的相處方式,從而協助阿欣 — 這位默默地守護家人的忠誠孩子,令她能像其他一般子女正常地成長,這亦是我能幫助阿欣達成第一次會面時她哭著提出的要求「我想離開 — 離開這個不屬於我的角色。」

青山醫院。(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