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再塑 明日醫療
一件陶瓷作品是一位沉默的演說家,述說着陶匠骨子裏的創作意念。當仔細觀察那些細膩的紋飾和精湛的工藝時,我能感受到陶匠對美感的渴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自古人早就掌握了將黏土塑造成各類器物之法。先是清洗泥料,去除雜質,然後風乾。接下來,匠工用腳踩踏濕潤的黏土,以提高黏土的黏力和可塑性。最後經過人手揉搓後,泥料被放在陶輪上。
撰文:九龍東醫院聯網總監楊諦岡醫生
早期陶輪通常是由石頭製成,其實就是將一個平放的圓盤固定在一根直立的軸上,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轉。陶匠將未成形的泥料放在轉動的陶輪上,一邊轉動,一邊用手塑造器皿的形狀。他隨己意用泥料造器,若看到手中器皿未及理想,可把同一團陶泥再改做成另一器皿,其耐心和毅力可見一斑。
所以每一次欣賞陶瓷珍品,都是一次心靈的洗滌。眼睛被它的美麗所撫慰,思緒被它的內涵所啟迪。我彷彿找到內心的真我,去感受其力量,與之共鳴。
而我經常關心的香港醫療系統,就如一件陶瓷珍器,經多年具匠心獨運的設計者所創造。其效率和水平一向名列世界前茅,但要其持續發展,就得與陶泥再塑一樣,需要醫護團隊常具備可重塑的身心靈,以有限的資源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因為新陶泥都曾經濕潤並柔軟,但當時間巨輪不停轉動,泥料會逐漸乾硬。然而,那些陶泥可被重新再造,只需放在太陽下暴曬,然後弄碎成粉,再篩出更細緻的粉末,加入一些水,揉成泥團,就可以再用,去做新器皿,展現出重生的紋理和獨特的形狀。
同樣地,面對着人口老齡化挑戰,公私醫護團隊確要不斷配合、調整和改變,就像泥料在陶匠手中重新塑造,運用創意和想像力,尋找新的治療流程方案,去實現無限的可能性。
慢性病日益普遍乃全球趨勢,將帶來醫療系統非常沉重負擔。不少長者在公營醫療不同的專科門診長期覆診取藥。一位我所認識的長者,在內科取糖尿及高血壓藥、骨科取止痛藥、眼科取眼藥水;過去五年,每科覆診一年三次,所用的藥物九成九不變。這位長者一年共九次的覆診,若交由一位基層醫療醫生綜合照顧,便可以一年四次覆診取藥。病人和其家屬不但可以減少舟車勞頓看醫生,公營醫療系統多騰出來的五次診症時間也可留給正在輪候專科評估的病人,而整體醫療成本效率也可以提高, 達致病人、醫護和資源運用三贏局面。
陶匠需要重塑醫療系統,使其更加可持續應對明天。因此,公私營醫護團隊都應具備像陶泥一樣的可重塑性,去配合陶匠精心設計的新流程理念。讓我們醫護為未來留下一段更穩妥的階梯,就像陶泥作品中展現出重新塑造的紋理和形狀。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