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眼中的舊區觀塘? 由裕民坊麥當勞最後一個包所創作的故事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大人常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今次小朋友做主導,用童真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藍田的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與藝團赫墾坊合作,藝團將《藝述觀塘》社區藝術計劃帶入小五的視藝課,讓孩子跳出一板一眼的學習模式。有學生寫了《張智傑的故事》,以自身為藍本,寫張智傑吃了三包薯條吃到入醫院,幸得媽媽悉心照顧,痊癒後像童話一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有學生虛構了陳大明與陳大文吵架的故事,兩人後來共飲一杯紅豆冰後便和好如初了;也有學生關心自己生活的社區,回憶起裕民坊麥當勞結業前的最後一個包。

同學們用i-pad畫自己的故事,要邊畫圖、邊修改、邊講故事,形式像畫沙畫。(鄭秋嬋攝)

小朋友的故事

那個薯條吃壞肚皮的遭遇,是一個叫《張智傑的故事》,是一件真人真事。張智傑說他在麥當勞吃了很多包細薯條,吃到入醫院。吃薯條吃到入醫院的確駭人聽聞,吃了多少包?張智傑說:「吃了三包,吃到肚痛,然後發燒,媽媽很緊張,把我送到了聯合醫院。」肚痛得入醫院對大人而言尚且是件大事,對小朋友而言就更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由此故事情節也被推向高潮。那麼隨之發展.......畫面居然一跳就跳到了張智傑痊癒出院了。如此快速的轉接,原來要訴說背後全靠一位悉心照顧自己的媽媽。《張智傑的故事》其實是一個表達母愛的故事。可是故事只讚揚母愛還略嫌未夠完整,這故事要像很多電視劇集一樣,有一個完美的句號--「一家人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這結局,記者覺得過份強調大團圓,好奇背後的創作意念,於是問張智傑為何會有這樣的結局,想不到他這個如此個人的故事,結局居然說是同組同學的創意,然後食指伸出來指向同組其他同學。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重複了同樣的問題,卻不小心問出個鴉雀無聲,人人「眼仔碌碌」,目瞪口呆。像問了一條不恰當的問題,令眾人陷入尷尬的狀態......唯有默默地乾吞嚥一下,把問題吞回肚子裡,轉向一杯「紅豆冰」故事。

《張智傑的故事》小組成員講故事,右一是主角張智傑。(鄭秋嬋攝)
《張智傑的故事》中的其中一個情節,張智傑和家人吃薯條。(受訪者提供)

那紅豆冰的故事是虛構的。故事的主角是港人熟悉的陳大文,所以叫《陳大文的故事》。陳大文認識了新朋友陳大明,不知何故,陳大明令陳大文生氣了,於是陳大明請陳大文喝一杯陳大文喜歡的紅豆冰,他們就和好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好只須共飲一杯冰,冰內還有煮爛了紅豆的纏綿,一杯紅豆冰見證一段純真的友誼。

至於裕民坊的麥當勞故事,同學則創作了一個臨結業前與爸爸一起去吃包、拍照留念的故事。

小朋友會留意生活細節

小朋友的故事由來有自,老師在課堂上分享了自己在觀塘的成長故事之外,也給學生們看了一些觀塘的地標,如裕民坊、裕民坊的麥當勞、茶餐廳,舊樓和戲院等等。於是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老師所表達的情感,從中挪用課堂提供的材料,加入自己的經驗,化成自己的故事。

赫墾坊項目經理黃樂欣說:「藝術教育希望培養學生以至大眾的表達自信,讓人們透過藝術找回生活的感知。」

赫墾坊項目經理黃樂欣說:「我們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教案,由第一堂開始,要他用文字創作一個觀塘生活的故事。於是,第一堂他們做了一個腦圖;第二堂他們嘗試在一張紙上將腦圖畫成四幅圖畫;第三堂愈來愈多一些深的(串連圖畫教學), 嘗試要他們用ipad畫畫;最後,嘗試要他們以分組的形式,一邊用ipad畫畫,一邊講故仔。再加上音效,就會有多個視聽的元素刺激。」(影片截圖)

學生的創新能力各異,的確也有人想不出什麼特別的故事,要借用老師課堂上提供的教材,改裝成自己的版本。但老師們說已經很意外和滿意學生的表現,他們比想像中更有能力掌握進度,故事中也展現了不少他們的日常觀察。黃樂欣說:「我們在這四堂有更深入了解小朋友想些什麼,發覺他們的故事離不開成長、親情、友誼,也有同學留意很多生活細節,例如有人講裕民坊的麥當勞,他們其實都有一些對他們有感覺、生活感很強的地方。」

黃樂欣說,小朋友其實感受到社區的人情、事物,接收到大人的信息,而透過這樣的社區生活題材,其實可以了解小朋友的想法。

小朋友其實也會感受到社區的人情、事物,接收到大人的信息,而社區生活題材的創作,小朋友的投入需要前期的引導過程。(鄭秋嬋攝)

創作需要引導

不過這樣的結果著實來之不易,小朋友的投入需要前期的引導過程,視藝科老師楊玉華說:「我們構思時都是擔心小朋友未必對觀塘產生共鳴感,始終他們的年齡較小,加上在觀塘的社區內可能真的沒什麼故事可言。所以我們一開始會給予他們一些例子,例給小販市場海叔的故事;(視藝科)楊老師、我自己本身關於茶餐廳西多士、與屋企人的故事。我發現小朋友因為認識楊老師,變了他們的投入感會比較大。然後到他們真的去建構自己的故事時,我們給予提示,或引導著他們去建構自己的故事,出來的效果真的可以將他們的生活細節呈現在他們自己的故事當中。」

+15

《藝述觀塘》由赫墾坊劇團策劃,是一個為期一年的社區藝術計劃。活動包括「藝述義工開展訓練」、「藝裝小販市場」、「皆芳劇場」和「燈綠觀塘」。與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的合作是劇團的校本課程是藝述觀塘計劃的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