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二】皮具女師傅40年堅持留港 一手一腳縫牛皮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那些年,製造業佔了香港GDP四分之一,多少香港工人深信有一門手藝,等如擁有源源不絕生財的資產。手藝不會背叛人,環境卻會;上世紀八十年代工廠北移,工人的手藝如同自身社會價值一樣無處安放。
新師傅和飛姐就是芸芸工人中的其中兩人。他們都在年輕時投身皮革產品製造業,中年走上了兩條不同的求存之路:一人隨隊北上打拼多年卻換不回親情;另一人堅持留港,靠人脈和「全能」手藝竟能四十多年一直在香港從事製造業。殊途同歸,年逾半百的他們如今再聚首於港,成為「香港製造」再生的一份子。

新師傅(右)和飛姐(左)均已從事皮具製造業逾40年。(麥佩雯攝)
飛姐(右二)曾開班授徒,教授學員製作小手作。(受訪者提供)

「我有家庭,一定不會北上」

飛姐已習慣每隔幾年轉一次工。和新師傅差不多,她也是十來歲的時候隨親友入行,學習製造皮具的相關手藝。她多數時間做大廠,即是每個工序分工、工人整天重覆做同一個工序那種製作模式。按理這樣工人只會學懂整個製作過程的其中一環,但「飛姐」笑言自己一向「坐唔定」,最愛「逾矩」又「八卦」,經常轉換工作崗位。「長期做死同一個工序,好悶!」當年有些工廠在天台染皮,那邊通常只有男性工人,但「八卦」的飛姐也會跑上天台湊熱鬧。也因「好學」之故,她每個工序的手工都會。

80年代本港工廠陸續北移起,飛姐就過住每隔幾年轉一次工的規律。「我有家庭,照顧女兒是我生活的第一位,我一定不會北上工作的了。所以每次都是間廠一搬上內地,我就另找一間還在香港的工廠。」

【香港製造.三】皮具再生:年輕設計師X老師傅  創本地生產線

至90年代,本港還有少量「辦房」——即是只生產少量「樣板」的地方。「做辦房對手工的要求更高,因為是生產樣板予內地工廠作參考。」但每個「辦房」通常只聘請數名工人,工作機會不多,為何飛姐總能找到「辦房」工作?「可能因為我識人多吧。日間工作、回家煮晚飯後,我有時還會再到一些職業再培訓學校上課,認識了不少朋友。他們不少也是工廠工人出身,總有相關的工作機會介紹。」另一個她謙虛沒有說出口的原因應該是,她手工全能而精細,才能在工作機會愈來愈少的情況下,一直在同一行站得住腳。

這樣下來四十年,飛姐竟能一直從事「香港製造」,也算是異數。

2016年,全港只有3.8%人口從事製造業,相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則有87.7%。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報告

曾轉行做收銀員 但還是造袋更有滿足感

飛姐在每次失業期間,曾短暫從事其他行業,「做過一星期大型連鎖超市的售貨員,但不喜歡。還是造皮,一手一腳完成一件實物的感覺,有滿足感多很多。」因此只要一找到製造業相關的工作,她沒有一絲猶疑,都會選擇重操故業。

他們當年的舊同事,不少都轉行了。保安、清潔工、侍應、收銀員,甚麼工種也有。少數手工較好的,獲外國大型品牌駐港的維修站聘請,專門維修名牌手袋或皮製飾品。「維修廠的工資也很高、有時比做辦房更高,因對手工的要求更高。」但也只是「香港維修」,而非「香港製造」了。

飛姐笑言年輕時「八卦」又好學,皮具製作的每個工序都會。(麥佩雯攝)

數年前,新師傅和飛姐找到一間銳意推動「香港製造」的社會企業(社企),得以再投身製造業。雖然該社企的壽命也不長,但他們在那裡工作時,認識了80後皮革用品設計師Ben。社企於去年初因營業額及管理問題而結業,兩人又成失業大軍;Ben本來就欲聘請數名自家品牌專屬的工人,得知他們回復自由身,就決定邀請兩老加盟。

土生土長的年輕設計師如Ben創立品牌,銳意紮根香港,老師傅如何成為「香港製造」再生的一份子?請看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