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菜.甘筍……葉】本地甘筍最香甜!港農教路:葉做偽羅勒醬
進入梅雨天前的4月,甘筍的葉子如花般綻開着,甘筍仍然在泥土下安睡,但再不採收,就要面臨被水浸壞的危機了!這陣子天水圍輞井圍「樸樂田」的3位農夫密密掘,甘筍的葉子一般會被剪走丟棄,這3位農夫卻想到用來做「偽羅勒醬」。「因為真的很多甘筍葉剩。」阿洛笑着,回過頭又認真地說:「希望可以多些人吃得到,不用浪費。」
甘筍遇硬物易開叉 現手爪、心形
走過菜田,你很容易就能認出甘筍——羽狀的葉散開,看上去軟棉棉的。慢着,那到底是甘筍還是紅蘿蔔?咦,甘筍不就是紅蘿蔔嗎?其實甘筍較幼小,紅蘿蔔則較粗壯,前者宜生吃,後者多用作煲湯。兩者同是紅蘿蔔屬,只是不同品種,因此葉子看起來都一樣,要知道那是誰,除了問農夫,就要掘起來才知道了。
這天農夫Joyce蹲在甘筍田邊,拿着鏟密密刮,因為清明之後,梅雨天就快要來臨了,甘筍的尖一碰到水就很易變爛。她把甘筍四周的泥掘鬆,搖搖甘筍的上半身,另一位農夫敏兒說:「好緊張,到底是不是開叉的呢?」一拔起來,哎呀,開叉了。原來當甘筍、紅蘿蔔、蘿蔔一遇到石頭或硬的泥就會生歪,「要有夠多的堆肥(內含多些有機物),不然的話泥土很容易板結。」阿洛說。
Joyce想起一次慘痛經歷,忍不住笑了:「試過有一壢田差不多全部的甘筍都不是甘筍形狀,都是手爪的形狀。」當收成時一鋤,就把它的「手指尾」、「手指公」都鋤斷。「都幾醜樣。」她笑說。但有時它們又會生出你意想不到的形狀,「有一孖黏在一起,幾可愛的。」敏兒笑着說。還有些的腳會疊在一起,像個心形。
【時令菜‧從薯仔看世界】當蘇格蘭有「薯仔假期」 港農卻難租地
甘筍怕熱怕水 夏天落種進取不成
今次種甘筍,Joyce笑言自己頗進取:「去年8月已經落種,其實那時還是很多雨水,它好像到處都想吸水似的,第一、兩批全叉開了好像手爪似的。」溫度也影響發芽率,「曾經有農夫說,每塊地都有個溫度。有些地方可以早到8、9月就發到甘筍。」阿洛說。他們這塊地,就要到11月落種的才開始正常生長。
種甘筍和種紅蘿蔔,都免不了要疏苗,讓作物有多點空間生長,如此一蹲就要在田裏蹲半小時,彷彿修行。阿洛說:「要狠些,不能期望又要大條又要多。」狠心之餘,又要小心,要先按住想要那條,以免傷到它的根。另外又會有雜草扮甘筍,不過卻逃不出農夫的法眼,「甘筍的葉會挺身些,看久了就分到。」阿洛笑着說。
掘甘筍香氣撲鼻 甘筍做蛋糕、餃子 葉做醬
到2、3個月後,那些陽光和雨水的結晶就生成了。Joyce說一邊掘一邊已可以嗅到一股香味,紫甘筍的味道更是特別濃,「平時我們就這樣買一個甘筍,是感覺不到原來它是這麼香的。吃的時候也感覺到特別香、甜,和生食那種脆的感覺,真的很開心。」
除了生吃,他們還研究出各種吃法,如把甘筍做成蛋糕,竟沒了草青味,又試過用甘筍做餃子,一咬開濃濃的甘筍味便撲鼻而來。甘筍以外,他們忽發奇想,把葉子也拿來做偽羅勒醬。Joyce笑着說:「覺得是自己種的,所以什麼也可以塞進口試試。」同時也物盡其用,不浪費大地的禮物。
之前白蘿蔔收成,他們也曾經用它的葉做雪菜,「十字花科的植物都可以做,芥菜本身也是。」阿洛說。但屬傘形科的甘筍葉質地就不宜做雪菜了,而且草青味較強。這些特別的吃法大多是街坊教的,「聽得太多次那些街坊說,便試下,誰知原來都真是很簡單就可以做到。」Joyce說。
不過他們只有3個人,實在用不完這些甘筍葉,餘下的就放回田裏做覆蓋,防止水土流失,「都幾好,因為它又沒什麼病蟲害。」阿洛說。葉片分解後又成為有機物,令泥土更疏鬆。下一造作物,不知道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想買「樸樂田」的菜?可循樸樂田臉書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