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大牌檔漸成回憶 頭號共鳴必數豉椒炒蜆 殼多過肉先係趣味?
食過豉椒炒蜆以後,似乎就會對它念念不忘,至少我是這樣。小時候食炒蜆要到樓下冬菇亭的大牌檔,取其爐大火足鑊氣夠;其實爐火跟中式酒樓差不多,不過鑊氣確實是大牌檔比較常有,可能廚師都比較率性,敢放膽一試手藝,不似酒樓要維持平穩的水準。
(以下內容節錄自《屋邨尋味記》。)
小時候去食豉椒炒蜆先有一段前奏:途經地下的一列花槽,跟街坊擦肩而過,有些趕回家吃飯,有些與我朝着同一方向到大牌檔。那時對大牌檔的認知,只等同於「餐廳」的意思,根本不懂仔細分辨。起初跟着家人去,去多了一樣是跟着家人去,只是自己跑在前頭「霸位」,但率先到達並不代表甚麼,因為無論有位無位,還是要等家母來揀選;那時候對位置的好或不好,完全沒有考慮的數據基礎。
▼▼▼點擊即睇大牌檔「豉椒炒蜆」回億,你係咪都有?▼▼▼
伙記上菜大顯身手
這種中式小炒食店,雖說是設在冬菇亭,但數十張枱與上百張凳的組合,延伸到街坊的往來通道上,吃與不吃的都在當中穿梭。不得不佩服伙記上菜的高超技巧,即使小孩跑來跑去,也沒有見過意外發生。廚師為慳功夫,同一道菜一次煮幾碟已成定律;伙記雙手拿着三碟炒蜆,穿巷過枱,一碟疊成高山,另一碟薄薄一層,食客很易比較多少。有些食客索性不理伙記安排,即時在他手上揀選,就像街市買菜要挑得心頭好,實行「先揀先贏」,炒蜆未入口,心中已泛起一陣舒暢。眼睜睜被搶去炒蜆的食客,最多只能用凌厲的眼神反擊,用筷子撩兩下,再暗罵幾句。
這種情況我看過,也親身體驗過,看着面前的「蘿底燈」,心中難免不悅。不過豉椒炒蜆殼肉分離的特質,起了左右大局的作用,即使殼不多,有時蜆肉已經掉落到碟上,直接夾起來食,也有莫名的快感。如果看到「攔途截劫」的食客,一整層蜆殼翻過後就直接「親吻」枱面,果真是除笨有精;這種反高潮的結局,又為大牌檔的豉椒炒蜆添加不少有趣回憶。
蕭博士講多句
豉椒炒蜆在家製作並不困難,買回來洗淨吐沙;有些沒甚麼沙的,幾乎可以即買即煮。醬料可以用現成的,當然也可以自己調校,炒起來味道不會差。唯一欠缺是大牌檔的鑊氣,不過近年外出食炒蜆,都是汁醬較多,沒甚麼鑊氣了。
書名:屋邨尋味記
作者:蕭欣浩
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身兼作家、詩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研究。曾任職法國餐廳大廚。2015-2016年獲嶺南大學「優異教學獎勵計劃」優秀教學證書。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董、嶺南中學校董。文學家紀錄片「他們的島嶼寫作2」劉以鬯《1918》、也斯《東西》的副導師。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㜺鬼》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
【本文獲「萬里機構」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