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美學】逐漸消逝的霓虹燈影 五光十色中看過去的消費地圖
鹽焗雞、性感女郎、蝙蝠加銅錢的圖案,一個個以霓虹光管製作的商號招牌一直是香港人習以為常的城市景觀;曾經,我們抬頭一望,滿街霓虹光影蘊藏着城市的美學和消費文化,卻不曾被仔細紀錄,這幾年更隨着屋宇署《建築物(小型工程)規例》修訂被陸續清拆,成為逐漸消亡的街道風景。
研究街道文化多年的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郭斯恆,2015年開始與團隊紀錄油尖旺區近300個招牌,從中追溯過去的商業活動如何建構社區。譬如說,佐敦最多夜總會招牌,油麻地較多麻雀館和當舖,旺角則包羅萬有。不過他近日發現曾經紀錄的招牌已被拆卸,他形容:「像看着瀕危物種滅絕」。
在郭斯恆辦公室的牆上,一幅長長的街道地圖,涵蓋油麻地、旺角、佐敦、太子和尖沙咀;上面劃滿紅點,有些街道上的紅點很密集,有些寥落。這個街道「工程」似乎很龐大。他與研究團隊於2015年暑假,根據google地圖2011年拍下的實景截圖,走過每條街道、巷里,紀錄現存的霓虹招牌。
舊招牌不符新例 成瀕危物種
郭斯恆說,有些地圖上的招牌,他們去到現場已不復見,大概是在2011至15年間拆除;截至去年年初,數字更減半,只剩下約285個。「我哋一路統計,呢啲霓虹招牌就一路要拆;近月再去看,發現有些已被拆走了,就像瀕危生物,慢慢滅絕。」郭斯恆說。
部分招牌自上世紀1960年代,已高掛半空,每夜照亮這個不夜城市;直至屋宇署2010年全面落實《建築物(小型工程)規例》,這些大小、形狀不同的招牌或因店舖東主不參與「檢核計劃」,沒有署方的認可人員查核現有招牌的尺寸、高度是否符合新規例,或招牌本身已「不符合技術規格」,而被拆除。署方近年更加緊發出清拆令,數以千個舊式招牌經已埋葬堆填區。
如果霓虹招牌是有血有肉的「生物」,已在今個世紀瀕臨滅絕。郭斯恆記錄店名、地址和類型,收集招牌相片,嘗試重組當年的社區面貌與繁華。
霓虹裏看餐飲娛樂業興衰
油尖旺是娛樂消遣集中地,郭斯恆說:「尖沙咀就多啲食肆,亦與遊客區有關,地價較貴,是中高收入人士聚集地方。」郭斯恆續分析其他地區較平民,如佐敦最多夜總會的招牌,相信那裏娛樂事業最興旺,油麻地就較多麻雀館和當舖,旺角則什麼都有,娛樂場所如卡啦OK、桑拿等等有13間,當舖有7間。
郭斯恆從霓虹光影看到這幾區的消費地圖,發現不少食肆或因生意不穩定,這幾年很少製作新霓虹招牌。「製作和保養招牌所費不菲,若營運成本高,食肆就不會再為招牌花費額外金錢。」1980至90年代紅極一時的大型夜總會,數年前也陸續結業,「但規模較小的夜總會今日仍在,相信仍做得住、有客源,而且願意花錢做招牌。」
光管造的藍妹啤酒、鹽焗雞:一個時代的視覺文化
五光十色的霓虹,刺眼的光吸引路人眼球。因此郭斯恆說,現存的霓虹招牌,多是夜店、桑拿等等與娛樂有關的行業,有的更以光管勾畫性感女郎的圖案,店內葫蘆裏賣什麼藥,一目了然。
他還發現,一些卡啦OK和夜總會的招牌上會有共同的商業圖案,如藍妹啤酒的商標。「(他們)不會用生力啤或青島,而是舶來牌子、外國女郎、羅馬柱狀圖騰,似是西洋感覺,客人進內消費,自覺在消費一種西方文化。」
至於餐廳招牌,則多被圖像化。「有些特色食肆,會用招牌菜或動物作招牌標記,魚蝦蟹、碟上有隻鹽焗雞,用來分辨競爭對手。」郭斯恆說,霓虹招牌在還沒有電視和網上廣告的年代,也屬一種大眾媒體,代表一個時代的消費模式和視覺文化。可惜如今拆下一個又一個,我們只能從照片追溯香港當年。「街上愈來愈少這些舊式小店舖的招牌發光,多變成連鎖商店及其大型廣告,街道面貌經已不同。」
香港街道漸換上符合新規例、較輕的LED招牌,不夜城又有了新的光,但郭斯恆認為,LED招牌光的密度較低,要密得像電腦熒幕才能把大字和圖案看得更清晰,「這些字體和圖像是一點點和一條條閃光,總不及霓虹招牌閃得好看、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