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保育】非洲保育團體:大象須要香港人伸出援手
今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高峰會,國際焦點集中在極具爭議的大象保育提案上。兩南非國家提出放寬非洲象牙貿易條件提案,而肯尼亞與其他締約國一同建議將所有非洲象列入CITES附錄I中--公約以分級制及許可證制度管制野生動植物貿易,附錄I的物種禁止在國際間交易;附錄II則管制交易情況,避免影響物種存續。
提案引起保育界熱議,其中國際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International)反對所有提案(詳見另稿:兩非洲國家促放寬象牙貿易 CITES護象提案惹爭議),從非洲遠道來港的非洲生野保育基金(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AWF)主席亦同意,三個議案都不可取,他更分享在非法從事保育的艱辛點滴。
到底非洲象的命運何去何從?
非洲象未達附錄I標準?
對於將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以及津巴布韋的非洲象由附錄II轉為附錄I的提案,國際WWF表示不予支持,原因之一是現時這些地區的非洲象數量,未達附錄I的要求,如勉強執行則會破壞公約的公信力。
另外,如建議獲得通過,WWF擔心會意外放寬象牙貿易之門。由於物種更改附錄等級時,將會給予締約國一段時間,遞交申請是否履行更新後的公約內容,部份國家有可能因此退出協議。
而根據CITES,現時所有非洲象牙都禁止國際間商業貿易,WWF認為通過建議也無助進一步加強禁止貿易。與此同時,WWF強調亦不贊成由津巴布韋及納米比亞的建議,並會游說兩國放棄提案,因為重開象牙貿易之門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有保育團體質疑,同樣是非洲象,為何現時卻以國界而非生物群種來劃分其保護級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會議在南非舉行期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於會議中公布全球非洲大象數目暴跌只剩415,000。對比起2006年,2015年非洲大象數目,由111,000隻大幅下跌至415,000隻。
香港仍有售象牙製品
於非洲從事多年保育的團體AWF,主席Patrick Bergin指AWF亦反對將現時附錄II中的非洲象列入附錄I,原因部份與WWF相同,即大象數量未達至納入附錄I的標準。此外,他認為禁止國內販賣象牙更為治本。「中國政府與香港宣佈加強管制象牙貿易,我非常高興。但我剛才午膳時,途經中上環的荷里活道,見到仍有不少古董店鋪出售象牙製品,希望香港政府能儘快落實規管。」。
目前非洲大象數量約為45萬至50萬隻,每年被殺害並遭盜取象牙的大象約3至4萬隻。2007至2014年,約有三分一的非洲大象遭到盜獵。在中國,象牙的每公斤售價可高達1100美元(約8580港元)。
中上環的荷里活道,見到仍有不少古董店鋪出售象牙製品,希望香港政府能儘快落實規管。
促禁止本地買賣
象牙的國際貿易於1989年禁止,然而在美國、英國、中國等國家,其存貨仍獲准許出售。早前香港數個NGO機構共同召開記者會,指香港已淪為走私和漂白血象牙的樞紐,要求政府儘快落實全面禁止本地買賣。
Patrick同樣認為禁止國內貿易非常重要。「我認為真正的戰場不在CITES高峰會上,而是在香港、中國這些出售象牙製品的地方。不論存貨還是來歷不明的象牙,在本地全面禁止買賣,對打擊象牙貿易更為有效。」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部份會員國及保育組織,於今年9月10日在夏威夷舉行會議,建議禁止象牙國內交易。決議獲217會員國及其所屬1000個保育組織支持,但日本、納米比亞、南非在內的部分國家稱,境內象牙交易宜管不宜禁。決議不具法律約束力,但保育人士希望可藉此促使各國禁止境內交易;而該次會議更首次要求世界各國關閉境內合法象牙市場,標誌着保育大象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非洲,保護大象的措施都所費不菲。另一瀕危動物犀牛的保育措更加嚴謹,需要24小時輪班看守,守衛隊更要荷槍實彈。當地看守犀牛的人有也慨歎,寧願由其他人來接管犀牛,因為保育費實在太高昂了。
非洲保育血與淚
要有效地保育大象,Patrick認為要靠三方面努力,首要免避大象遭獵殺,例如為守護大象的團體提供經濟支援以聘請護衛員,以及技術援助如添置追尋大象的儀器等。「在非洲,保護大象的措施都所費不菲。除了大象,另一瀕危動物犀牛的保育措更加嚴謹,全球野生犀牛只餘下約2萬5千頭,需要24小時輪班看守,守衛隊更要荷槍實彈。當地看守犀牛的人有時也慨歎,寧願由其他人來接管犀牛,因為保育費實在太高昂了。」Patrick模仿當地守衛隊語氣感慨地說。
下一步就是堵截走私,除呼籲運輸業界禁運象牙外,Patrick指小規模的堵截亦同樣重要。「我們與烏干達、坦桑尼亞的野生救援組織,訓練了一批追輯走私象牙的工作犬,牠們駐守於機場、碼頭等,去年成功堵截38宗走私。最後就是加強教育,AWF的工作多為面向公眾,沒有需求就沒有非法盜獵。早前中國表明會支持禁止象牙貿易,而我遠赴亞洲,便是為了傳達非洲大象實在須要大家伸出援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