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學老】社企設計遊戲思考「老齡」 「老人有能力反轉世界」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人人都會老,但誰敢說自己懂得「老」?社創設計室「啟民創社」最近在深水埗「合舍」設計遊戲活動「學老社:Drill!齊鍊老 !」,讓來者邊玩邊思考「老齡」。「人人都問活動是不是只供老人家參與?不是的!」「啟民創社」創辦人李欣琪(Yanki)說:「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嘢』,老齡是每個年齡階層的人都要學習的事。」
攝影:高仲明

「50+」,即第三齡人們開展第二人生,全球各地紛紛開設針對他們的課程,也有不少社區學院請他們作教師,比如由一個退休工程師教導大家維修電子器材。
當人老了,已經被生命戲弄多次了,便有更多經驗,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
「啟民創社」設計研究員Albert

跨代玩遊戲:無定向皮球如人生難關

一個20歲大學生拿起經團隊設計的無定向皮球,向前方地面擲去,球竟然向左右兩邊彈走,被另一個50+學生(第三齡人士)輕鬆接住。「啟民創社」設計研究員曾兆賢(Albert)問學生,覺得「老」是怎樣一回事?年輕學生答:「老去的人,反應時間會不會慢點,很難判斷球的去向?」

「啟民創社」要說的恰恰相反。「球雖然無定向地彈去相反方向,但當人老了,已經被生命戲弄多次了,便有更多經驗,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Albert說。

不如預期的皮球,無定向的彈走,如人生。

這個以設計切入社會議題的社創設計室最近和駐倫敦藝術家、設計師Pascal Anson合作,設計了遊戲室「學老社」,讓公眾學習「老」的特質——抬起重40公斤的球體,是體力的堅毅;以一隻手指平衡大皮球,是精神層面的毅力;判斷皮球的無定向路徑,是適應力;把泥巴擲向牆上,是堅韌力。

精神層面的平衡,是繁忙城市人的重要課題。50歲的人們如何克服精神困擾?

抗癌、抑鬱故事提煉遊戲設計

每個遊戲背後都是一個老人的故事。設計「學老」工具的Pascal Anson,他的母親正正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的一代,自小在艱難中長大。抗癌11年的她最近過世,終年80多歲。臨終前,Pascal問及她為何能與疾病共存多年仍然保持樂觀,媽媽答道:「我沒想過要學習堅韌,但過去成長的經驗令我有能耐面對難關。」

於是Pascal設計了投擲泥巴的遊戲,參與者需手持泥巴,使力往牆上的膠板投擲。膠板上印有不同「成功」、「繼續努力」等等字句,就算投不中膠板,泥巴也會掉落在地面印有字句的膠板上——喻意不斷嘗試,即便失敗也必定留下痕跡。

「啟民創社」之前完成了關於好死、腦退化的設計企劃,每次都強調年輕人和50歲以上人們的跨代共創。
遊戲目的是學習賞齡和創老——欣賞自己老去、找尋老齡創意力。
「啟民創社」創辦人 Yanki

「我認為堅韌是老齡最重要的課題。」Yanki說,比如團隊常接觸的老人家莫積勤,一個具深厚文學修養的中文教師,曾經因太太過世而尋死,最終在朋友支持下慢慢走出抑鬱的幽谷。現在他已是團隊計劃的常客,曾經裝扮成老齡模特兒。

「遊戲目的是學習賞齡和創老——欣賞自己老去、找尋老齡創意力。」她說,遊戲之後,團隊收集參與者對「老齡」的想法作為研究資料,不過說不定沒有實物出產。「好多人覺得設計要有物件,這當然是我們的專長,但設計也有教育的功能。」

不同年紀的人一旦圍成一圈,很快能彼此交流對「老」的想法。

不只「衰老」,第三齡還可以「創新」

社會學家說人有四齡,而近百年才出現「第三齡」。醫學未昌明時,人們往往退休後很快死去,「第三齡」年期很短。現在人類壽命延長,根據2017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香港是全球男女最長壽的地區,女性平均壽命87.66歲,男性平均則為81.7歲,第三齡可以長至20至30年。

啟民創社創辦人Yanki(右一)相信設計可以協助有經驗的第三齡,甚至第四齡長者充權。

Yanki為「50+」(第三齡人士)學生授課數年,這些學生部分已經退休,卸下養育和工作壓力,常常被稱為「金齡」、「銀齡」或「第三齡」——他們或受過教育,或仍充滿活力,處於身體機能尚未衰老及無法自理的人生階段,全球亦紛紛開設由退休人士教授或供他們學習的社區學院。

北京清華大學裡住了6,000至7,000位退休教授,每個都是頂級化學家、建築師等,這些第三齡仍然很想玩。Yanki曾經追訪他們,跟他們提煉出很多從老人角度出發的創新方案,比如在清華園辦老年飯堂、學習與年青人溝通的課程、樹葬服務和安排遺體捐贈等等。「85歲有幾老?有人仍然每日打桌球。老人的創造力要在小社區被認可,才有創新城市的可能性。」

Yanki授課時說,大家總盼望有「好開心的第三齡」,「一日的第四齡」。「你能掌握第三齡的人生,但第四齡要依賴他人過日子。」她說畢,在座第三齡學生紛紛點頭。
前線服務老人很忙,仍看到公眾學老的需要:大家要接受老齡、擁抱老齡,再教授其他人。
Yanki

用設計解決社會問題

回到香港,設計團隊近年頻頻和服務老齡的社福機構如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溝通,發現前線社會工作者很想卻很難做到一件事:鼓勵公眾學老。「前線服務老人很忙,仍看到公眾學老的需要:大家要接受老齡、擁抱老齡,再教授其他人。被充權的老人家於是成為解決方法的其中一份子。」Yanki說。

「老」,誠然是香港未來的重大挑戰。政府今年2月初正式上調長者綜援的申領年齡至65歲,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要鼓勵長者就業引起社會爭論,貧困老人和福利保障問題長年未解決;同時,本地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高齡,將為醫療及社福體制帶來未知的巨大壓力。

Yanki說,不要小看年老者,「如果他練了80年功夫,他也能提起30公斤的球。」

人口老化的浪潮快將殺到,設計團隊想要詰問,當醫療界和社福界各有任務,設計和創意可否幫忙解決社會問題?於是團隊計劃找到1000個年青人和400個「50+」跨代共創,針對好死、腦退化和創新老齡提出設計方案。近年,他們先後完成了「死物習作(Fine Dying)」和「腦化城市DEMENTIA GOING」的計劃。

從好死、腦退化到「學老社」,設計就像是「社會問題」和「解決方法」之間搭出一道理解和創意構想的橋樑。例如「死物習作」透過工作坊、參觀墳場和探訪臨終病人,讓參與者討論何為「好死」,設計出信紙撒灰器「信別」,讓人們寫上字句,慢慢撒灰。「腦化城市」則設計了轉動的掃把、滿牆的電掣,讓參與者透過工具感受認知障礙症的徵狀。「學老社」教育公眾學老,提出把有經驗的老人轉化為解決問題的人力資源。

+1
不只是「啟民創社」,其實不少團隊亦正實踐轉化第三齡、第四齡為社會資源的理念,比如關注老人貧窮問題的「關懷貧窮學校」。他們相信部分年老者不只是受惠者。
老人有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文化,而藝術家和設計師的角色就是和他們協作,找出他們看不到的自身力量。
Yanki

充權「老嘢」可以反轉世界

「香港人說老,只想到執紙皮婆婆好慘。社會對老齡的想法是否要改變?老齡(Aging)不只是說幫助老人家,Aging是一個過程,是屬於每個人的事。我們出生那刻就開始老去。」Yanki說,不少人仍然擺脫不了老人必定是受惠者的想法,設計團隊進一步想要扭轉社會對「老」的刻板印象。

想法離地嗎?不少社福組織其實也正實踐類近的理念,比如拾荒婆婆黃姐是「關懷貧窮學校」真人圖書館的講者,前無家者根叔是設計流動木頭車的老師。「老人有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文化,而藝術家和設計師的角色就是和他們協作,找出他們看不到的自身力量。」Yanki說。

年輕的人們學「老」後,也可以應用到他們的本科及日後職業。當日學生團隊不乏法律和商業科學生,誰說他們不可以用專業知識切入老齡議題?
為老齡設計的一切,其實是為我們的未來設計。不只別人是老嘢,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嘢。
Yanki

「我們要未老學老,已老教老。已老的人告訴我們老的好處,令後生仔對未來有所期望,證明老人有能力反轉世界。」她說,更重要的是,別把老拒諸門外,有一天我們都會老,不如提早準備,好好老去。「為老齡設計的一切,其實是為我們的未來設計。不只別人是『老嘢』,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嘢』。」

 

「Drill!齊鍊老 !」資訊

日期:即日起至3月3日
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7時(星期一休息)
地點:合舍(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3月3日設有《眼睛相旅行》電影放映會及分享會,時間為下午2至6點,須報名參加)
查詢:3468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