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聯仁街熟食小販市場】包伙食逾40載 荃灣福食店本月消失
曾為撐起本港工業發展一員,在荃灣立足逾40年,屬區內僅存極少數的福食店「合興伙食」,即供「包伙食」檔,即使奮力轉型,由工廠客擴展至商廈及學校客,迎接時代挑戰,卻因政府今年三月一日要收關閉荃灣聯仁街熟食小販市場,被迫本月「消失」。合興伙食經營者郭錦祥走過行業興衰,眼看半生心血即寫入歷史,撫着左膝長年累月的舊患,走上彷徨的未知之路,感嘆:「或者是天要我停下來,今年新年終於可以休息了」。
一拋、一炒,爐灶的熊熊烈火,映對郭錦祥通紅的臉。每朝清晨,人稱「飯仔」的他都會在荃灣聯仁街熟食小販市場這個約200平方呎廚房,忙個不停。飯仔說,天還未亮,他便走遍長沙灣副食品市場、魚類批發市場以及附近街市挑選新鮮食材,回檔準備煮飯菜。當汗流浹背的飯仔,匆忙地捧出一大鍋飯菜,小心翼翼裝進飯盒時,四周即溢滿飯菜香,他笑言:「這裏大概一、兩百人份量吧」。說罷,他便用手推車將飯菜運到貨車,挨家挨戶親手送飯。
跟一般外賣店不同,現年57歲的飯仔經營的是福食。所謂福食,即是坊間常說公司「包伙食」,屬員工福利。本港部份舊式公司仍會光顧,像飯仔這類包伙食公司,每天向員工提供一圍圍飯菜和湯。飯仔則按人數多寡,以月結形式結帳。不過,隨本港願意提供「包飲包食」的公司愈來愈少,福食行業亦式微,而飯仔亦說相信自己亦是本港荃灣區僅餘的福食店。
回顧包伙食源起,飯仔稱,昔日不少工廠,工人薪金不高,每月只有十多元,老闆多數「包食」,聘請他這類食店煮飯菜,跟員工一起在工廠用膳。在1977年,當時年僅16歲飯仔隨妹夫入行,於荃灣工業區附近,建立「合興伙食」,後來遷入聯仁街熟食小販市場。
飯仔入行時是包伙食行業的黃金年代,皆因當時香港經濟起飛,工人為求趕工,無法外出用膳,公司大多光顧他們。飯仔一邊裝飯,一邊津津樂道:「最興旺是80年代,全港各工業區包伙食公司達逾百間,單是荃灣已經有30多間。我當年僱用十幾個夥計、三名廚師,加上我,用三架貨車送,每日做100圍,每圍約5至8人。」生意薘勃,收入亦豐厚,他說:「當年做警察只有先有1,300元人工,但包伙食就月入1,500元至2,000元,值得博」。
奉行薄利多銷,雖然包伙食售價不高,時至今時,平均每餐飯每位大約只索價十多至二十多元。不過,飯仔說,除了食材絶不馬虎,餐單一星期內不重複,更為客人貼心設計,「例如某些公司員工愛喜歡多菜少肉;有些信邪的公司,叮囑逢賽馬日不要供應蒸鹹蛋。因鹹蛋代表扯白旗,象徵輸晒,又或是粉絲蝦米等絲類食物也不行,因為絲絲聲,跟輸輸聲,發音近似。」
過時過節更會「加餸炮製」,他說:「以前初二、十六做尾牙,有雞有燒肉,工廠會加菜,但近年都沒有了。」語畢,他就迅速叫記者上車:「要快呀!趁飯菜還熱時送到客人手上。」
穿梭於荃灣、葵涌的工商廈間,可謂飯仔生活的一部分,過程相當「考體力」。送飯期間,碰巧遇上升降機壞了,飯仔就拿着幾十斤飯菜,硬頭皮一拐一拐行樓梯上樓。梯間傳來他一道道的喘氣聲,他嘆:「已經習慣,唉!」
揉揉嚴重勞損左膝頭,他透露,近年需接受物理治療:「每日要工作,哪有時間去做手術?這40年只有家事、聘請員工或是醫院覆診,才會休息。就連去年『山竹』十號颱風我都照開工,車差點被吹翻,首次感受到害怕,仿如入鬼門關」。
說起車,飯仔摸一摸陪伴他30多年「戰車」:「以前我們都是騎這架鳳凰牌單車送飯,車頭尾載着上百盒飯菜,最不捨得這架車,比我兩個兒女的年紀還要大。現在腳傷有半年沒騎了,未來不知把它放哪裡」。
飯仔坦言,最初雖然在工業區內見證各行各業由盛轉衰,沒料到包伙食行業同樣會步入夕陽。現時他的生意只剩下30圍,員工只有一位留守,但形單隻形的他仍未言放棄,除工廠外,亦轉戰寫字樓和學校生意,笑稱「日子如常」。
儘管飯仔努力轉型,迎接時代轉變,無奈荃灣聯仁街熟食小販市場過去由審計署批評空置率高逾8成,如今由36間食店剩下只有4間。食環署去年5月宣布,在今年二月關閉該熟食小販市場,後來更新為三月一日,「以騰出地方作更有效益用途」,「合興伙食」因而被迫「硬離場」。勞碌半生,他說未必有力,轉場入舖再戰:「其實我同期的師兄弟都沒做了,只剩下我。現在這區只有我一家傳統包伙食公司,這行青黃不接,我身體也受不了,相信過了今月31日,再也就沒有了。」
他無奈一嘆:「 現在幾十歲才要轉行,真是很徬徨,真不知自己可以幹甚麼」。飯仔鎖上檔舖大門,沒體力思索前路,只仰天嘆息一聲:「或是上天要我休息吧!今年年初一終於可以真正休息,好好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