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販賣】人權音樂人潛入東南亞妓院 見過最小的妓女僅九歲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亞倫.柯恩(Aaron Cohen)和他的人權運動伙伴去到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的一個人口販賣受害者庇護所,遇上拉莉莎。19歲的她應徵舞者,從沒想過跌入俄國黑道操控的人口販運與性產業鏈,被帶到以色列後服侍一個家庭。她以為自己至少不用賣淫,後來卻被販子禁錮在妓院,與其他東歐女孩每天被逼接待10至15個上門的顧客。「一切只剩性交,無時無刻,很少有時間吃飯或睡覺。」直至八個月後,警察上門,她還以為下一批顧客又來了:「我已經三天沒睡,我一直向上帝祈禱:沒有人進來,讓我能睡個半小時……」

不見光的地方,有什麼人和故事?(潘思穎攝)

這只是其中一個故事,性販賣在人口販運中其實佔12.5%,在不同國家裡,強逼勞動和強逼婚姻同樣嚴重。以色列裔美國人亞倫以前是音樂人,和著名美國搖滾樂團Jane's Addiction 合作以音樂宣揚赦免債務、解放奴隸,後來他投身反人口販運運動,多年走遍東南亞、美洲和非洲國家,假裝成嫖客搜集證據,記下受害人的故事,甚至曾因為這樣而耗盡積蓄。他將行動寫成回憶錄《這是自由的一天》,現在反奴隸制組織 Abolish Slavery 繼續工作。

亞倫(圖右)在人權範疇工作多年,見過不少人口販賣受害者與家人重逢。(影片截圖)
「我肯定她們(性工作者)全都不過十八歲,當中少數甚至看起來不足八歲。」
人權運動者 亞倫‧柯恩

假裝嫖客,搜集人口販賣證據

亞倫把他到訪東南亞國家的夜間單獨行動稱為「夜之驚恐」(night frighting)。的確,他每晚的行動與和死亡共舞沒有分別——在柬埔寨、拉丁美洲等地,他會先截下的士或摩托車的士司機,通常司機在凌晨時分看見這樣的金髮白人,都會假定他是性觀光客,帶他看不同的妓院。「一如其他地下色情猖獗的地方,的士司機總是充當性觀光客和他們獵物的橋樑。」在暹粒,他們每載一個客人到妓院的門口,就能賺到足以買一桶汽油的佣金。

柬埔寨那次行動,他希望找到被賣到這裡充當性奴隸的越南兒童。司機把他載到貧民窟去,在有警衛的樓房前停下,他在裡面跟吸毒成癮的「媽媽生」打交道,表現出自己對於年輕女孩的迷戀,「媽媽生」不疑有他,在吧枱放上安全套和威而鋼。亞倫跟著她越過門簾,走入等候室,那裡站滿了小女孩。她們身上均是寫住號碼的衣服,像貨物。「我肯定她們全都不過十八歲,當中少數甚至看起來不足八歲。」

反現代奴隸組織 Alliance8.7 在2017年發布調查報告Global Estimates of Modern Slavery,當中不少數字令人無法置信:全球每四個現代奴隸中,就有一個為兒童:

最小的女孩只有九歲

「我跟媽媽生說,我要選最小的那個女孩,然後我們上樓。隔間和隔間之間並沒有門,只有一條從天花板懸吊下來的床單,還有地板上幾張竹蓆。這房間並不通風,我可以聞到汗水、性愛,以及這地方常用來治療輕症的尤加利油的味道。」他寫道。在獨處時,他抽出手提電話,九歲的女孩卻並不驚訝。也許一早有人這樣做,為了其他目的。亞倫問她的名字,她有一個越南名字,叫周牛(Chau Trau)。

於是,亞倫以電話錄下女孩被賣及性剝削的遭遇,作為要求官方展開人口販賣調查工作的證明。周牛說,最初她和許多女孩被送上船,載到暹粒,有人逼她吃藥讓她睡去,其他事情她已忘記。她在越南的母親需要錢,她希望可以還清債務立即離開。遭受這樣待遇的婦女和孩子,為數並不少。

這名女孩名叫Na,她告訴亞倫她19歲,亞倫猜她比她說的年齡更年輕。(影片截圖)

根據聯合國《巴勒莫議定書》的定義,人口販運包含了三大元素:一是行動,例如是招募、藏匿或運送人口;二是方式,例如以強制或欺騙等方式強逼或誘使他人;三是以剝削為目的,例如是為了迫使受害人賣淫、強逼勞動或奴役。

根據Global Slavery Index 2016年人口販運數字,單是柬埔寨就估計有25萬餘人正生活如現代奴隸。調查估計全球現代奴隸數字為4,580萬人,正遭受不同的剝削;而不同調查均指,每四個現代奴隸中有一個為兒童。
Global Slavery Index 2016

全球4,580​萬人活得像現代奴隸

亞倫一次又一次的「夜之驚恐」,令他在行動完結後必須靠安眠藥入睡,對他而言,他每晚進入一個個悲慘世界,「我懷疑還有數千個我永遠不可能認識的女孩,正在為一個男人又一個男人服務,一夜又一夜。」

根據Global Slavery Index 2016年人口販運數字,單是柬埔寨就估計有25萬餘人正生活如現代奴隸。調查估計全球現代奴隸數字為4,580萬人,正遭受不同的剝削;而不同調查均指,每四個現代奴隸中有一個為兒童。Free the slaves指出,性販賣其實佔12.5%,強逼勞動則佔50%,強逼婚姻佔37.5%,他們一年為人口販子帶來150億美金收入。這樣龐大的數字,意味奴隸制只是轉而更不見光的環境繼續肆虐,剝削許多生命和靈魂對於自主自由的盼望。

除了成年女性,還有兒童、男性被販運。我們很常見到有關性販賣的報導,同時也有大量生命正在強逼及無償勞動、強逼婚姻等暴力中消殆。(繪圖:W)

這4580萬人背後,牽涉的是黑幫甚至政府、警察官員的金錢、毒品交易,亞倫推動解放奴隸等同挑動黑幫的利益命脈,他每天都面臨死亡威脅。那次柬埔寨的行動,他和事先聘請的警方軍人,在不同按摩店和妓院以金錢贖回受害者,把他們送到可靠的庇護所;然而一切完結後,一行人到吳哥窟面前,卻收到牽涉幫派利益的警察的命令要殺死亞倫,傭兵為了保命紛紛拋棄他,他最後在朋友幫助下向南逃走至金邊機場,活著回到美國。在吳哥窟偉大的建築面前,遊客依然讚嘆不已,誰也看不見暴力在夜間甚或白晝橫行,因著金錢、權力、宗教或種族清洗的名義。

在柬埔寨,他需要聘請軍方傭兵才能避過黑道子彈,想不到最後追殺他的子彈卻來自牽涉幫派利益的警察勢力。(影片截圖)
「讓他脫離奴隸身分,進入往往有如另一個監獄的地方——受害者庇護所的種種規定與艱苦環境,或者在冷酷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掙扎,勉強維持生計。一次解放一個奴隸無法解決問題,然而,被解放、有機會上學的奴隸可以成為他自身的解放者。」
人權運動者 亞倫‧柯恩

只救一個、兩個,有什麼用?

如果你以死相搏,每次卻只能帶走幾個兒童,這又有什麼幫助?亞倫以海星的寓言解答:一個女人在海灘退潮時,把被沖上岸的海星扔回海裡。路過的男人說,這裡的海星數以千計,每天如是,你不能改變什麼。女人只是默默地把一隻海星放回海中,說:「對,我剛剛改變了那一隻的未來。」

但亞倫也反思令受害者脫離奴役之後,他們將何去何從?「讓他脫離奴隸身分,進入往往有如另一個監獄的地方——受害者庇護所的種種規定與艱苦環境,或者在冷酷的全球經濟體系中掙扎,勉強維持生計。」幫助他們重建社會生活,亞倫認為是這個世代的人的責任。有聲音批評,花錢買回奴隸的自由,是對人口販子和中介的獎勵;但亞倫確信幾歲的奴隸兒童不應再等待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

香港也有「賣豬仔」故仔,「100個故事」由多個團體共同合作,包括反人口販賣組織STOP.(Stop Trafficking of People)、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基督教勵行會、禧福協會等。多個機構集結這些地下故事,成立網站和Facebook「100storiesHK」,計劃每月發放一個被販賣倖存者的故事(經受訪者同意)。(網絡截圖)

「一次解放一個奴隸無法解決問題,然而,被解放、有機會上學的奴隸可以成為他自身的解放者。」例如人口販賣受害者Somaly Mam在1996年重返柬埔寨成立「受困婦女救助會」(AFESIP)。亞倫希望全球都對奴隸制更具警覺性,而終結人口販賣的第一步是消滅極端貧窮和飢餓,生活在城市的人也可以降低對奴工產品和服務的需要,例如童工製作的廉價消費品;或是寫一封信去自己生活的當地政府,要求他們行動。

或者我們要做的不是歌頌他方的「拯救者」,而是思考在問題當前我們可以做什麼?

美國報告:香港人口販運情況與阿富汗同級

回到香港,人口販運和現代奴隸離我們並不遠,在2017年,香港連續第二年被列入美國國務院發表的年度《販運人口報告》第二級監察名單,與阿富汗等地同級。報告批評香港為賣淫及強逼勞工的目的地、轉運地和來源地。而香港37萬外傭中,部分被強逼勞動,被中介剝削或被僱主虐打;一些人則被騙到港工作,實際上卻被賣去做黑工或賣淫。當時香港政府撰文反擊,指「販運人口在香港並不普遍亦不常見」。

以為「賣豬仔」不會在身邊發生?香港一直被批打擊人口販賣措施不足。只是外國勢力插嘴批評,不足取信?本地高等法院法官在ZN男子一案中指出香港有關法律落後,未有整全法律禁止人口販運。(圖片來源:國際特赦組織)

香港有不少組織致力推動政府打擊人口販運,包括STOP.國際特赦組織移民工牧民中心等,今年政府有所回應,指會落實《打擊販運人口及加強保障外籍家庭傭工行動計劃》。然而,香港仍然沒有單一項禁止人口販運的法例,同時不受制於《聯合國巴勒莫議定書》,2017年更成為四個未將人口販運全面刑事化的亞洲地區(不包括中東)。2016年,一名代號Zn的巴基斯坦籍男子提出司法覆核,指港府沒按《人權法》保障人口販運受害人,高院去年裁定勝訴,並批評港府沒制訂法例及政策處理人口販運問題。政府曾經指出,現時法例如《刑事罪行條例》、《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僱傭條例》等已涵蓋《聯合國巴勒莫議定書》內所界定屬於「販運人口」的行為,並指會在有需要時提出修訂。

人口販運網絡龐大複雜,我們可以做什麼?人權律師及立法會議員早前向政府提交《現代勞役條例草案》,香港人也可以透過「反對香港人口販賣呈請書」了解更多,繼續表態。

亞倫把以往行動寫成回憶錄。右邊為反人口販運組織 STOP. 出版的香港人口販運英粵詞典,解釋有關這項罪行的詞彙和本地相關法例。(李慧筠攝)

►《這是自由的一天》
►Slave Hunter: One Man’s Global Quest to Fre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

►作者 亞倫.柯恩(Aaron Cohen)

人權運動者,運動理念深受禧年及赦免債務、解放奴隸的古老律法啟發。柯恩一直致力於推展現代禧年運動,讓世界各地都能赦免債務、解放奴隸。因對抗人口販運,使柯恩受到洛杉磯政府的表揚。他在尼加拉瓜、以色列、埃及、厄瓜多爾、伊拉克、柬埔寨、緬甸等地執行國際任務的過程中擔任臥底密探,並且就他了解的內幕來評價奴隸制現象。

►作者 克莉絲汀.巴克利(Christine Buckley)

  生於紐約,畢業於波士頓學院。她的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而且讓她學會了修剪羊毛、種稻、在沒有GPS定位裝置的情況下駕駛船隻、編輯嚴肅的國營報紙。克莉絲汀為《洛杉磯周刊》封面故事撰寫亞倫.柯恩的報導,入圍2008年洛杉磯記者俱樂部與瑪姬獎(L.A. Press Club and Maggie Award fin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