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自己】藝術治療師出繪本回應學童自殺:失去自己是真正死因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近年學童自殺不斷,學業分數為上、規矩和指令充斥的世界,都令這社會太沉重。許多東西累積起來,「可能只是那一剎那,就跳了下去。」表達藝術治療工作者Pearl(謝敏如)說。她多年來面對許多失學、失戀、失去與家人信任的人,慢慢發現,那一瞬的背後,失去自己或是最終的死因。
最近她和插畫師「含蓄」(Ricky)製作出一本繪本,名為《我不要在孤單中死去》,書中有不少留白,讓人寫出自己的回應。他們相信,多點留意自己,呼吸,感受自己的喜怒哀樂,也許就可以挽回自己。
攝影:高仲明

「一直的不開心是源於要滿足外面的世界。」Pearl(右)說。

不快樂源於孤單 孤單源於失去自己

Pearl從事多年表達藝術治療,見過許多不開心至想尋死的人,有的失戀,有的面對學業壓力、家人壓力、朋輩競爭,「我感覺到很強的孤單。」她說。她一直很想去做點什麼來回應這些不快樂,前兩年的學童自殺潮,令她下定決心要製造一本繪本,傾倒所思所感。

她發現許多不快樂,都源於失去自己——日常的人際關係間有太多操控,大家都在不斷回應外面的要求:「政府、家庭、學校可能都有很多霸權:鄰座比你惡、大聲;要不斷和人競爭,沒想自己喜歡什麼,又面對很多打擊……」繪本中就有一章名為「操控」,小小的人兒一時被強壯的手臀握住,一時被騎着,動彈不得。

然而被操控不是孤單的主因,最終令自己孤單的,可能是自己:「沒面對自己,裏面的自己就會受傷,慢慢沒了自己,(那個他/她像是)爛了。」

+3

呼吸、留意到自己是治療的開始

對她來說,拯救自己的第一步,是呼吸。書到了中段,每隔幾頁就會出現「呼吸 別忘了呼吸」的句子:「感覺自己。我們很多時都在用腦袋,腦袋就是不斷聽到很多東西,真正的聲音其實在呼吸。」她說:「我見client(求助者),最後都會叫他們留意自己的呼吸,很多時都會見到眼淚,或者原本很嬲的人軟化了——(他們發現)原來裏面那個人很辛苦、很累、很可憐。留意到自己,是治療的開始。」

焦慮症是因為想得太多,抑鬱是因為常常抑壓,如果你常常抑壓自己情緒,又想如何滿足別人的想法,你想想那個(內外的)落差有多大。
Pearl
抱抱自己,才能避免走到極端。

原來還有選擇

「有傷就要療傷,安慰自己。」她說。「讓那個自己變得強壯了一點,才能想可以為自己做什麼、找回自己其實想要做什麼、建立自己,欣賞自己。」

像失戀而想尋死的人,Pearl說許多時沒回看自己,覺得自己沒價值。另一些不開心的人則總覺得自己沒得選擇:面對父母責罵不能駁嘴、家中有長者一定要照顧……「就等於有人拿支槍指着你問要錢還是要命,你會覺得自己沒得選擇。」

Pearl說,其實人是因為想要命才選擇了命,回看內心,會明白原來裏面那個自己有想過——原來我們還是有一點點自主權,即使環境不能變,「也可明白什麼可令自己舒服一些,在能力下可以為自己做什麼。」

「明天不一定更好
也許沒有人能伴你終老
卻讓你重遇久違了的自己
而你
總能學懂自力更新
復甦你的靈魂」
——《我不要在孤單中死去》

+1
有些人因為家境,要照顧家人,很多壓力,都忘了要理自己。
含蓄
「生活在這地方沒得選擇,那麼要做的是找到意義。」Pearl說。

自卑與自大之間:勿讓自己成為怪物

不過照顧自己,不等於無視他人。「如果覺得從前自己很蝕,現在反過來就要剝削別人,你要看看會不會喜歡這樣的自己。」繪本開首也引用了尼采的話:「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

除了文字,書中的圖像也有自己的故事。那些人兒或身首分離,或胸口穿洞,或金蟬脫殼般由得別人拉走表皮。但Pearl和含蓄指,這些只是他們個人的體會,含蓄說:「這不是一本教你離開自殺的工具書。看完,什麼觸動到你更重要。」Pearl指:「如果你不同意(書中內容)也是好的,那你便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有人或者會沒什麼共鳴,但沒共鳴也是一種發現——有讀者看了幾次之後,告訴他們:「我終於知道,我是幸福的。」

書中有許多空白的位置,讀者可以隨意寫寫畫畫,在作者的體會以外,Pearl說:「那才是你的智慧。」社會、外在環境非瞬間可改變,在那以前,也許先擁抱自己,就會多一點機會找到出路。下月尾他們打算舉辦一場不一樣的分享會——先由讀者以朗讀或舞蹈、音樂等形式表達讀後的感受,再讓所有讀者一起在畫布上塗畫抒發感情,讓那個內在的人兒,盡情說話。

要在紛擾的世界中,聽見自己的聲音。
Pe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