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還耕種】新人坪輋拜師耕法有分歧 婆婆被說服:讓他們發揮
昔日,本地農民以耕種養活自己和家人,向土地索取糧食;今天,香港仍有人從事耕種,但大部分已不是傳統農民。他們拿起鋤和耙,延續土地的活力,背後還有什麼原因?我們走訪新界東北的農田找尋答案……
攝影:梁鵬威
我當他是還有青春可以浪費,反正年輕,什麼都試試。
想試試如何營運一個農場,不止是農耕技術,還有整套農夫生活模式以致生產後的銷售方法,都要學做一個農夫。
阿山現年27歲,去年8月起住進上水坪輋的有機農場,「拜師」學耕田,師傅是在坪輋耕種40年的李桂蓮婆婆。阿山讀過為期13周的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畢業後」真正下田是由去年夏季的收成期開始。
阿山和兩位朋友在田裏實踐有機耕種的方式,種菜前翻土,只會淺耕,盡量不打擾泥土底層的生物;相反,李婆婆會用傳統深耕方式翻土,認為應盡量利用陽光殺死泥土裏的細菌。二人意見分歧,但李婆婆最終卻被說服。「我還是由他們作主,讓他們發揮。」儘管有發揮空間,師傅徒弟都對耕種有高要求,李婆婆說:「最重要是保住本地優質有機菜這個品牌,不是優質,種來『把鬼』!」對於耕種的態度,他們都抱有相同的堅持。
默認了的接班人
採訪當日,菜心已經長成,阿山執起割菜刀,蹲在田邊割下3棵作為午餐,李婆婆在旁邊看着,雙手放在身後,手指早已戴上割菜專用的刀片指環,待阿山起來後下田示範一次。她半蹲下身,以單手利落地割下一棵菜心,右手割菜,左手收菜,完整的菜葉向上,整齊收紥成一束。李婆婆說:「用刀太慢了。」
師傅竟然偷偷藏起秘技,不教阿山用刀片指環?李婆婆立刻瞇眼笑起來:「說什麼不教他?他們有3個人,我準備了3套農具給他們!」李婆婆常常說:「我把粗重的都給他們做。遲些收採南瓜還是要靠他們,南瓜那麼重!」不過,剩餘的「細活」也並不簡單,田裏搭建的所有竹架,都是李婆婆建起的,因要扎實建好一個竹架,除靠技術,還要經驗。
畢竟農夫的工作成果以「年」計算,阿山學習農務一年未滿,接踵而來的挑戰還有很多,李婆婆一番告誡算是含蓄的鼓勵。以農夫的平均年齡而言,阿山算是「太早」入行。李婆婆看了阿山一眼,目光肯定地說:「無論他們做不做得到,以後都會全部交給他們打理。」意思是早已接納了這個頗年輕的接班人。
學師至今半年有多,李婆婆已不止一次親嚐阿山種的菜,至於味道如何,李婆婆猶豫良久:「還可以。」從師傅的保守答案看出了幾分嚴厲。入學終有考試之期,李婆婆再為阿山評估分數,遲疑半秒的回應令人手掌冒汗:「算是合格吧。」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