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強積金VS星洲公積金 活化提取之前請應先重新主導退保政策

撰文:劉夢婷
出版:更新:

在香港退休保障制度中,強積金(MPF)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立法會上周四(6月16日)就議員何君堯提出的「活化強制性公積金」無約束力議案展開辯論。議案促請政府容許市民使用強積金購買醫療保險,以便他們患病時可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但最終在分組投票中均未獲在席議員過半數支持而被否決。事實上,「活化強積金」的措施並不罕見,例如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PF),可以靈活運用於住屋、醫療、教育及養老等範疇。不過,CPF自面世開始已由新加坡政府強勢主導,從年息保障、帳戶功能到提取效用都經過精心設計,確保國民能夠藉此抵禦不同風險、保障生活需求;反觀MPF,從港英到特區,至今仍是向商界妥協的產物。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6月20日)《香港強積金VS星洲公積金 活化提取之前請應先重新主導退保政策》。請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新加坡政府主導CPF,使之形成規模,不斷調整繳納金額及比例,分散到三個功能各異的賬戶,能有效確保公積金會員獲得公平的利息收入,不需承擔投資風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資料圖片/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