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胎.影評】強迫症戀人的情感歸屬
《怪胎》是今年獲得金馬獎青睞的又一部新導演之作。導演廖明毅是資深電影人,2010年憑短片《8624》獲得金穗獎肯定,之後陸續以剪接或執行導演身份參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六弄咖啡館》等電影。《怪胎》由他親自發力,並身兼四職,導演、編劇、剪接、攝影一力承擔,而且僅以iPhone XS Max完成作品。電影入圍金馬獎多項提名,票房成績也從一開始表現平平,到靠口碑逆轉,成為今年台灣電影的話題之作。
《怪胎》的劇情很具巧思,講兩位強迫症患者陳柏青(林柏宏飾)與陳靜(謝欣穎飾)無意間認識,將對方視為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於是開始交往,進而同居。他們約定,一切都不會改變,兩個人就這樣過着強迫症戀人生活。但想不到有一天,陳柏青的強迫症突然消失,兩個人的相處方式從天堂變成了地獄。他們需要在這樣的狀況下尋找出路。
《怪胎》引人注意的地方很多,技術上iPhone的拍攝為電影節省了千萬元台幣成本,且讓大家看到iPhone完全自如地呈現一部長片,對華語區觀眾是一次震撼。廖明毅也善用iPhone的特性,一開始以1:1的畫幅,用網絡年代的視覺,表達了兩個神經質者的相遇。
另一方面,《怪胎》的兩位主角強迫症的病情,造就了兩個人病態的生活方式,在觀眾面前,那種古靈精怪的詭異配上電影本身黑色幽默的叙事風格,可說相得益彰。《怪胎》的個性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美術、拍攝手法、角色設計能夠統一,也是票房成功的前提。
《怪胎》兩位主角的強迫症患者身份,還引來不少對弱勢群體的討論。這樣的引伸討論是否牽強或許見仁見智,倒讓人想起榮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幻愛》。電影講述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戀愛故事,分別在於:《幻愛》的敘述方式很嚴肅正經,《怪胎》則亦莊亦諧,兩部戲氣質非常不同,但他們的核心似在講很相近的主題。
世俗意義上的小眾群體若無法和普羅大眾一樣生活與工作,他們的狀態如何?他們的相愛過程會怎樣?兩部電影都試圖描繪出這樣的圖畫……
上文節錄自第24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3日)《《怪胎》強迫症戀人的情感歸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封面報道】從「港口一哥」到「夕陽行業」 如何拯救香港航運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