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是天堂.影評】寫盡故鄉與異鄉 哲學思想不過時

撰文:寇斯珮
出版:更新:

時間真的轉瞬即逝,眼看伊利亞蘇里曼(Elia Suleiman)已經年屆六十,不經意已經十年磨一劍,上次《時光依舊》問世時已經是2009年。前作是導演「巴勒斯坦三部曲」的完結篇,不禁也讓人好奇,新作將去向何方呢?蘇里曼用作品回答了這個疑問:大概會去天堂吧。

本片為伊利亞蘇里曼(Elia Suleiman)自編自導自演之作。(《那裡是天堂》劇照)

作品一拍拍了十年,拍到歐洲國家都開始接受巴勒斯坦的國家身份。《那裡是天堂》(It Must Be Heaven)姍姍來遲,其中的哲學思想卻不過時。蘇里曼自編自導自演,甚至根本就演自己—一個四處尋找投資的巴勒斯坦導演。夫子自道的不只是電影創作者身份,更是身為巴勒斯坦人的自我認知。電影大概分為三節,分別以巴勒斯坦、巴黎和紐約為背景,寫盡故鄉與異鄉。作品在康城參展深受影評人歡迎,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本片充滿了「此地與別處」互相襯托的哲學意涵。(《那裡是天堂》劇照)

十年顯然不會改變蘇里曼,他的影像依然沉穩,大量使用固定鏡頭,攝入他看到的一切。蘇里曼自己扮演一位沉默寡言的人,但周遭偏偏嘈雜又喋喋不休。他把攝影機擺在一邊,正好冷眼旁觀。這種風格與羅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愛用的固定鏡頭好有一比。安德森戲謔人間百態,着重看的是世情,蘇里曼卻顯然是要政治化地講述生活。

+4

《那裡是天堂》充滿了「此地與別處」互相襯托的哲學意涵。第一部份男主角在家鄉閒散度日,愛在城鎮街道中看市民生活,面對鄰居的放肆和淒涼晚景也都不置一辭。儘管有強烈的寓言意味,又刻意略去了一些什麼,像是只在講民生議題。第二部份巴黎的拍攝,突然把恍如世外桃源的阿拉伯鄉鎮連結到了當代社會。蘇里曼置身在《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一般的打卡場景……

上文節錄自第23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9日)《《那裡是天堂》寫盡故鄉與異鄉 哲學思想不過時》。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扯下民主遮羞布 還有什麼值得香港趨之若鶩?

一個令拜登不太滿意的結果 藍色巨浪變浪花

特朗普選舉輸了 特朗普主義贏了

夢起.夢滅 漩渦中的中國赴美留學生

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傳媒查冊關乎公眾利益 政府如何平衡私隱權與知情權?

因言獲罪還是裹挾輿論? 螞蟻上市風波的兩種敘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