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監管數據收集 保私隱助開放思想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大數據資訊的產業價值已經超越了油礦。手握數據的Google、Facebook、亞馬遜(Amazon)、騰訊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企的資產價值更水漲船高。這些數據來自每一位使用這些平台的用家,包括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當我們瀏覽不同的視窗時,有時會彈出一些細則和條款,但有多少人會留意隱藏在背後的數據收集?

2018年爆出的「劍橋分析」醜聞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該間位於英國倫敦的公司被揭發非法從Facebook取得8,700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並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前夕,透過分析這些數據找出「可說服者」(Persuable),然後向這些選民發放各種假新聞及投放廣告,以影響他們的投票取向。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我們需要關注這些數據的價值和來源呢?這對個人來說有什麼影響?

2018年爆出的「劍橋分析」醜聞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該間位於英國倫敦的公司被揭發非法從Facebook取得8,700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資料圖片/美聯社)

欠缺私隱保障的影響

首先,每一個數據點都包含了個人私隱,保障數據私隱能防止我們接收不想收到的資訊。試想像,你在網上瀏覽的所有資料、在手機旁進行的對話,都被一一記錄下來,數據收集方會透過這些資料,利用演算法分析你的喜好、習慣等,從而向你投放特定的內容或廣告,又或會是一些能引起你好奇的新聞。這些演算法正控制着你所能看見的資訊,繼而操控着你的思維。

第二,「數據回饋」會形成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即同溫層效應)。在網上搜尋資料時,你看到的搜尋結果,只是商業網站透過分析從用戶收集而來的數據有「篩選」地呈現在你的眼前。美國法學專家桑斯坦(Cass Sunstein)曾警告,當觀點相似的人聚集抱團,會有可能建立新的壁壘,導致社會更為分化。

第三,保安漏洞可致資料外洩。2018年3月便發生了國泰航空客戶資料外洩事件,近940萬客戶受影響,但國泰在事發後五個月才對外公布。事件反映在香港,個人對自身資料的擁有權處於被動位置,這些個人資料包括信用卡、通訊地址、電話號碼等。

2018年3月便發生了國泰航空客戶資料外洩事件,近940萬客戶受影響,但國泰在事發後五個月才對外公布。(資料圖片)

把主導權轉回個人手上

事實上,政府可借鑑歐盟的《通用數據保障條例》,該條例的一大重點為客戶之同意(consent)必須屬自願、具體、知情及不含糊的指示,亦即網站或企業要待個人以聲明或肯定的行動表明同意,才可拿取相關數據,而個人可隨時撤回同意。徵求個人同意的重要性在於能把資料主導權從機構轉移到個人手中。

除了軟性的數據道德教育外,我們有必要更新法律規管,以防止類似國泰的事件再次發生。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反思個人資料的自主權,更謹慎地發放自己的資料。

作者簡介:

石中堅

一群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的90後

相信香港必須自身從根本上改善管治

才能在環球政治中及中國崛起下

維持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

上文節錄自第22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7月13日)《監管數據收集 保私隱助開放思想》。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222期《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第三波疫情非突如其來 防疫豈能有漏網之魚

【深度解讀】返深留港兩徬徨 跨境學童被遺忘

【其他精彩內容】

如何理解公務員「宣誓效忠」?

解封後人潮洶湧 英國酒吧文化:放縱背後的憂鬱

獨家專訪電影導演楊凡:追憶繼園臺的逝水年華

突破AI運算瓶頸 晶片研發競賽展開

推動社保新政 提升扶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