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給孩子的港臺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間煙火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推出「給孩子系列」,其中有《給孩子的詩》、《給孩子的散文》、《給孩子的歷史地理》、《給孩子的故事》、《給孩子的動物寓言》,分別由北島、李陀/北島、唐曉峰、王安憶、黃永玉選編。印象中幾年前,牛津大學出版社也有一本葉嘉瑩選編的《給孩子的詩詞》。大概出版給孩子看的書,有一定銷量保證吧。撰文:鄭政恆

最近,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給孩子的港臺散文》一書,由學者劉紹銘、梁淑雯選編,筆者翻閱了一下目錄,就知道這不是一般給孩子的書。果然,兩位編者在代序《人間煙火》中就說明:「我們沒有往『兒童文學』這個特定文類去取經。這集子老少咸宜,讀者唯一不可或缺的是一顆童心,或時髦點說,得有些幽默感。有幽默感的人才會忍不住笑傲江湖,胸懷日月。《給孩子的港臺散文》雖突出了『孩子』的身份,卻絕不意味『長者不宜』。我們相信,文章只有好壞,卻無雅俗之分。」

《給孩子的港臺散文》一書由學者劉紹銘、梁淑雯選編,書名雖突出『孩子』的身份,卻絕不意味『長者不宜』。(資料圖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並無雅俗之分

首先,除了阿濃的三篇散文《小住息風塵》、《童年經歷與文字》、《迴轉木馬》外,《給孩子的港臺散文》基本上沒有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作品,黃慶雲與何紫的散文,都沒有入選。

除此之外,本書的定位雖然是老少咸宜,但書名卻不是《老少咸宜的港臺散文》,我們似乎走入了「標題黨」的陷阱:標題與內容並無聯繫。

再者,此書的對象是有童心的人,要有幽默感,但童心與幽默感,大概是兩個概念。得有些幽默感的說法,是否時髦呢?我們至少相信,「連登仔」不會覺得幽默感的說法有多時髦。眾所周知,「幽默」一詞出自林語堂先生妙筆生花的迻譯,早在1924年,林語堂在《晨報副刊》提倡幽默,由humour翻成幽默,音與義都傳神。一百年前是時髦,到今時今日就不一定再是時髦了。

最後一點,筆者倒是認同的,文章確實只有好壞,無分雅俗。這判斷跟《人間煙火》之後所談的港台兩地文化生態,有更緊密關係。

早在1924年,林語堂(右)在《晨報副刊》提倡幽默,由humour翻成幽默,音與義都傳神。(一条提供)

副刊就是園地

劉紹銘與梁淑雯兩位編者在《人間煙火》中又說:「嚴格來講,除了《香港文學》,香港再無定期出版的文藝雜誌,但不缺的是依附報紙副刊生存千字以內的『方塊文章』。短短的一塊豆腐空間,高手輩出,端的是『袖裏乾坤在,壺中日月長』。」

就目前所見,香港出版的文藝雜誌,其實還有《城市文藝》、《字花》、《聲韻詩刊》、《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大頭菜文藝月刊》等,都是定期出版的。至於香港報紙副刊,確實是香港散文的發表園地,但如今能否造就高手輩出,也有疑問了。

過去香港文化界和學者,曾熱烈談論過報紙專欄與香港文學的關係(可參考盧瑋鑾編輯的《不老的繆思─中國現當代散文理論》、梁秉鈞編輯的《香港的流行文學》二書)。但平心而論,目前日益萎縮的報紙副刊專欄生態,以及百花齊放的網絡生態,使得報紙副刊高手輩出,漸漸改變為老手坐陣。

兩位編者在序中提到,除了《香港文學》,香港再無定期出版的文藝雜誌。然而,就目前所見,香港定期出版的文藝雜誌,其實還有《城市文藝》、《字花》、《聲韻詩刊》、《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大頭菜文藝月刊》等。(陳焯煇攝)

且看《給孩子的港臺散文》的內文,全書分為香港篇與台灣篇,篇幅上香港篇稍多一點。由於筆者才疏學淺,見識有限,以下就以香港篇為討論聚點。

洋溢香港風情

在香港篇部份,由力匡的《三個香港》開始,正好為全書定下調子。力匡的「三個香港」,是指他作為過客,在香港逗留的三段人生時光,包括二戰時的逃難處、五十年代的難民社會、八十年代重回的舊地。由此散文出發,確實可以教孩子了解香港過去的道路。

書中不少散文,都是建基於香港的在地情懷,例如西西的《港島吾愛》、小思的《香港故事》、辛其氏的《上環三題》、陳惠英的《香港大叔》和《區》,一看文題就可知道內容關切本土,尤其是西西的《港島吾愛》,原題《港島.我愛》,刊於1968年2月2日《中國學生周報》811期,當時《中國學生周報》組織的「香港風情」專題,標誌着一批香港作家更注目於此時此地的現實生活。事實上,「六七暴動」過後的香港文學面貌,逐步煥然一新。

書中不少散文,都是建基於香港的在地情懷,例如小思的《香港故事》。(高仲明攝)

文章老更醇醪

回到《給孩子的港臺散文》。全書除了在地情懷的散文,還有多種多樣的散文,這些散文孩子不一定愛讀,但可以藉着所選文章,明白香港散文的多元面貌,例如劉紹銘的《「文」淡如菊》介乎評論與散文之間,黃仁逵的《中秋晚會》、《回家》及《跑道上》都是小品隨筆,鍾玲的《人鬼同樂——馬來西亞的三保山》和杜杜的《見雪》則是遊記散文。

至於人物散文,黃碧雲《我家僕阿雲》和鍾國強《黃老太》筆下的人物形象,各有千秋,但要了解這兩篇散文,單憑童心與幽默感,並不管用,反而讀者需要一點人生的歷練。

又例如陶傑的《理髮舖子》與《異鄉夢尋》兩篇都屬中年人的散文,後者篇末就更道明一切:「人生最大的奢侈就是寂靜,到你有所頓悟,你已開始步入中年了。」

書中收錄陶傑的兩篇散文,在《異鄉夢尋》一文的末尾,他寫道:「人生最大的奢侈就是寂靜,到你有所頓悟,你已開始步入中年了。」(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文章老更醇醪。《給孩子的港臺散文》有董橋的推薦,書前書底都引錄董橋的文字,更何況編一本港台兩地的散文選集,當然不能沒有董橋作品。編者略去董橋念人憶事的懷舊散文,選了《「細長黃色水果」》、《善待母語,維繫尊嚴》和《鍛句煉字是禮貌》三文,都是重提語文修養之重要,編者對於這一點確是念念不忘。

此外,本書中關於飲食和食店的散文亦為數不少,計有杜杜的《油炸鬼妙在食空氣》和《檸檬茶與阿拉丁》、胡燕青的《茶餐哲學》和《搭檯》、王良和的《波仔記》、潘步釗的《好飲不能飲》、黃淑嫻的《英國的味道─重讀朱自清的〈倫敦雜記〉》,讀者大概不會感覺意想不到,畢竟民以食為天,但說到香港的飲食文學,也斯(梁秉鈞)的散文有象徵性地位(見《人間滋味》一書),可惜,此書並沒收錄也斯的作品。

本書中關於飲食和食店的散文亦為數不少,畢竟民以食為天。(龔慧攝)

嘆見漏網之魚

本書以兩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作者作品:鄧小樺的《作為代課教師》和麥樹堅的《橙》作結,他們都是具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散文作家。

書中收錄黎翠華的小品隨筆《燈罩》,以及麥樹堅的《橙》,但筆者想到麥樹堅也寫過散文佳作《燈罩》,正是受到黎翠華的《燈罩》影響,如可入選,就可以比照並觀了。

此外,本書另有內地作家毛尖的《老爸老媽》和《就此別過》兩文,毛尖曾因修讀香港科技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而居港一段時間,現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她的作品能否算作香港散文,容可再議。

本書另收錄內地作家毛尖(左)的兩篇散文——《老爸老媽》和《就此別過》。(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但是,舒巷城、陳之藩、金庸、羅孚、也斯、朱少璋等老一輩作家的散文,都沒有收錄,確是教人扼腕嘆息。不過,任何文學選本都有漏網之魚,只問遺漏的是大魚,還是小魚。

本文到尾聲,完全不提台灣篇,實在說不過去。台灣散文作者更多,本書只選了楊牧、張曉風、三毛、劉克襄、朱天心等13人的散文,可是,其他名家好手如余光中、林文月、白先勇、林文義等都沒有入選,教人意外。

歸根究柢,香港與台灣的散文佳作不勝枚舉,若然各編一卷,就能皆大歡喜了。

其他《香港01》周報書評:【書評.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親筆道遭遇【書評.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鹹中尋找發展軌迹【書評.伊斯蘭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筆下伊斯蘭 陰影下的幸福日常【書評.國家為什麼會成功】紛擾亂世下的管治之道【書評.划向北方的女性】樂齡女性如何安度黃昏歲月【書評.我是阿爾法:論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戰資本主義【書評.余英時回憶錄】華裔史學家憶述香港緣

上文節錄自第17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2日)書評《老少咸宜的人間煙火》。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