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二】高中讀美術設計 卻因表達力弱只能在便利店兼職
教育局意識到融合教育的不足,於是自2017/18學年起,計劃在三年內分階段於全港公營中、小學設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一職,帶領學生支援小組協助統籌和推動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以進一步建構共融文化及提升支援SEN學生的成效。最理想的情況下,SENCO理應可以處理SEN學生在學習及情緒上的需要,甚至為他們進行生涯規劃。可是, 即使一般SENCO都接受過特殊教育需要式培訓,亦未必對生涯規劃有足夠認識,遑論兼顧學生在這方面的需要。
縱有才能亦無從發揮
據教育局的定義,生涯規劃(Career and Life Planning)不只是升學或就業輔導,而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以推動學生達致人生不同階段的目標。生涯規劃教育(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nd Career Guidance)則指透過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途徑等,協助他們進行生涯規劃。若學生能透過學習,了解自身長處,並按興趣與能力去選科,對日後的發展和出路有很大幫助。但對SEN學生來說,當他們為追上基本成績已喘不過氣時,還有空閒了解自己所長、培養自己的興趣嗎?
小學畢業之後, Brian入讀一間band 3中學。與小學相比,中學在追趕成績上沒有那麼大壓力,高中選科時,Eva為了讓兒子輕鬆一點,加上兒子對畫畫有興趣,於是選擇了美術設計類的科目,但後來發現這些科目對讀寫障礙生來說絕不輕鬆。
Brian修讀的是視覺藝術和設計與應用科技,除了畫畫和製作作品外,還要用文字表達藝術作品的含意和進行比較,設計時又要搜集資料,並進行比較,換言之,需要有較高的表達能力,才可以取得好成績,對有讀寫障礙的他來說非常吃力。科目和想像中有落差,學校卻不容許轉科,Brian只能硬着頭皮讀下去,Eva預料到兒子沒機會升讀大學,只好考慮職業訓練的道路。
考完中學文憑試後,Brian選讀職專文憑的機械工程課程,他覺得和視覺藝術的性質差不多,只是更仔細,而且不需要自己創作,只要跟着做就可以。課程修讀完畢後,基於英文科成績欠佳,Brian未有投身相關行業或繼續進修,暫時在便利店做兼職。說到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Brian記得學校只是幫他做了個性向測試,顯示他適合做固定、具重複性的工作。Eva說結果在意料之內:「這其實我也知道,他不大求變,不是那種積極向上型的人。」
Eva不是不知兒子的長處,她指Brian自小便喜歡砌模型,小二時做評估測試,發現他雖然在文字方面能力較弱,但在手工藝方面是資優的。問題是,Eva對如何發揮Brian這方面的能力毫無頭緒,「那時,我買了模型給他砌,不知能不能給他一些成功感,他小時候沒什麼成功感。這算不算呢?」 Brian接着說︰「算的。」
Brian的遭遇,其實是讀寫障礙生的縮影,語文成績欠佳,影響着他們升學、選科及出路。Eva慨嘆這就是主流教育制度下的玩法,自己無從改變。「除非他自己做老闆,但我們沒有這個資本。所以不知有什麼可以幫助他發展。」
離開學校之後,Brian投身社會,身份從SEN學生變成殘疾人士,不變的是,前路仍一片迷茫。有效的生涯規劃,會令這一切變得不一樣嗎?
上文節錄自第17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5日)《「統籌」教育無力 「融合」成效不彰 SEN學生出路仍存障礙》。相關文章︰【SEN.四】NGO補足學校缺口 助認清自我涉獵其他範疇【SEN.五】家長要懂放手 不能只跟傳統觀念 讀書非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