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導演.五】由劇場走入電影圈 彭秀慧不斷求變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替彭秀慧拍照,鏡頭前的她,一舉手一投足充滿自信和魅力,而且表情甚多,不愧為舞台劇演員。事實上,她的身分有很多個—舞台劇編劇、導演和監製,近年還闖進影圈,身兼電影編劇和導演,而且首戰告捷,憑着處女電影《29+1》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還有,她是十大傑出青年。撰文:黃珮瑜

在許多人眼中,彭秀慧是位成功人士,憑着天賦才華和努力邁向高峰,就像她創造的角色林若君,目標方向清晰,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內。不過,在整個訪問中,她說得最多的反而是「我沒有計劃過」、「人生無法預算」。她創作路上的兩個重大轉變都不是刻意鋪排,而是率性而行,但有一點倒是真的——她勇敢、硬頸,寧願放手一博也不要原地踏步。

所謂人不可貌相,眼前的彭秀慧說話溫婉,笑容可掬,很難想像她以前是老師眼中的麻煩學生。彭秀慧中學時就讀傳統天主教女校,大部份同學都循規蹈矩,唯獨是她經常挑戰老師,不畏權威。彭秀慧說:「記得有次中史測驗,標準答案是佐敦,我填了油麻地,老師說我答錯。我就問老師為什麼不是油麻地,結果給責罵了半堂,認為我在挑戰權威,最終老師說,答油麻地有一半分數。對於自己相信的事,我是非常固執的,必定據理力爭。」

彭秀慧雖硬頸但不古肅,她有很多古靈精怪的想法,而且因為愛演話劇,被老師認定懂演戲,所以「講大話叻、不可信」。她說:「我那所中學教導出來的人,許多都是醫生、律師,大眾眼中有身分地位的人。有的嫁了好丈夫,生活過得舒泰。從事創作的,少之又少。」

彭秀慧形容自己硬頸、勇敢,寧可冒險嘗試新挑戰,也不願原地踏步。(鄭子峰攝)

中學畢業後,彭秀慧走上不一樣的路,她跑去考演藝學院並獲錄取,原本躊躇滿志,可是入學後卻發現自己不如人。「中學時期,我自覺是校內最有創意、最活躍、最頑劣的一群。去到演藝,當一群對演戲有熱誠的人聚集在一起,我馬上發覺自己不外如是,很繃緊,很不靈活,而且面皮薄,怕在人前出醜,不能像其他同學般盡情放膽地演。那時候,女主角沒有我份,一直都是做群眾。這對當時的我來說,衝擊很大,原來我並非自己想像中那麼天資優秀。讀戲劇是一個發現自己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很挫敗的。」

好不容易完成了五年課程,畢業時,彭秀慧又再展現固執倔強的一面,她立志要當一次導演。「為什麼我們當演員的,經常要被人揀?我不想由別人判斷我好還是不夠好,我要做揀人的那個。」

果然,彭秀慧畢業後當了一次導演,那部舞台劇叫《飛越愛河橋》,由兩男一女演員擔演。彭秀慧說那次經歷同樣是一次發現自己的過程:「我發覺原來自己會『唔抵得』別人,覺得別人做得不夠好,心裏總是想:『不是這樣,唉,不如我做給你看吧。』當過導演後,我才知道自己最想當演員,當然這個想法後來又因為閱歷不同而有所轉變。」

初次執導舞台劇的經歷,令彭秀慧發覺自己原來會「唔抵得」別人。(彭秀慧提供)

完成《飛越愛河橋》後,彭秀慧加入了中英劇團,期間她演過十多部劇的女主角。她形容那段日子非常安穩、無憂無慮,而最大的快樂來源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公司規模細,人少少反而更親密。那三年多的日子,天天上班都笑得眼水直滮,假日一班人上深圳打邊爐,連颱風都要相約到同事家一起玩耍。」

人啊,太安穩就很容易產生惰性,不過,她是個不斷求變的人,在最無憂無慮的日子,反而覺得有點迷失。「當年有一個劇,我自知演得不好,但謝幕時,觀眾不會因為我做得不好而不拍手,甚至喝倒采,我也不會被扣人工,那一刻我心想:『原來做得不好是沒有後果的,如果繼續下去,我永遠不會進步。』」於是,她毅然離開劇團,她渴望人生有轉變。

回望十多年前做的決定,彭秀慧直言覺得自己很勇敢。她又憶述離職前,劇團經理跟她說:「日後有什麼好路數,可別忘了我。」那刻,彭秀慧愣住了,頓感前路一片茫茫,「我真的不知道將來會做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不想繼續留在那裏。」跟小時候一樣,對於自己相信的事,絕不放棄,千方百計也要做到。

彭秀慧坦言,會千方百計做到自己相信的事。(鄭子峰攝)

離開劇團後,她一直以自由身工作——教書、幕前演出、監製,甚至在劇團裏負責行政工作。後來,她看了比利時一個舞蹈團在港的一場演出,覺得很震撼,她開始叩問自己為什麼要當演員?劇場的功用是什麼?經過一番思索後,她得出一個結論:「我想用劇場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要有自己的創作。」

雖然有了這個構想,彭秀慧還未開始撰寫屬於自己的劇本,因為有一段時間,她去了巴黎修讀形體劇場課程。她形容一個人在言語不通的城市生活,是一個梳理和沉澱自己的好契機:「我釐清了自己跟劇場的關係,我要完全享受在台上的每分每秒,因此我不能為做而做,有戲便去演,我要去篩選,因為只有精細的東西,你才會珍而重之。太習以為常,你就不會再珍惜。」

回港後,彭秀慧埋首寫自己的劇本,這個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她經歷了失戀、親人病倒,還因寫不出劇本,壓力過大而胃潰瘍入院。即使硬頸如彭秀慧,也有一刻想過不再寫下去了,不過最終她做到了。

Make up: Angel MokHair Styling: Jo Lam @ Salon TrinityOutfit: MO&Co.

繼續閱讀:《29+1》踰越界限 彭秀慧:沒想過美國人也有共鳴

上文節錄自第17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8日)的《香港電影越界者》系列報道之《躁動不安的求變者 彭秀慧:由劇場走入影圈》。

《香港女導演》系列相關文章:【許雅舒】「獨立電影要開拓視野 而非遷就市場」【曾翠珊】作品顛覆傳統性別觀念 用鏡頭溫柔發聲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