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東瀛風二】落信和買日劇日漫日寫真… 日系少年育成之路
整個八九十年代,旺角的信和中心也是尋覓日本文化熱點,那裏聚集了無數「宅男」喜愛的日本唱片店、寫真集、漫畫店、模型手辦、電子遊戲機、運動鞋店,可謂整個日系潮流的指向;「落信和」幾乎就是走進了香港的「裏原宿」一般,有最新的次文化或亞文化的東西,那年代買遊戲機回家打《街霸》或《拳皇》,這兩大經典日系格鬥遊戲,也是每個少年人必經的洗禮。撰文:曹民偉
最深入香港人心的,大抵是八十年代末期出現的日式卡拉OK,成為獨特的流行娛樂文化,當年不同的卡拉OK,竟然推出Sing雅廊卡拉OK大賽等各出奇謀吸引客源,無形中帶動每個人都好像有自己一首飲歌,推動了本地流行曲創作,影響了歌星偶像的發展。
七十年代後期,日本少女偶像完全攻陷了香港,每位女性幾乎都梳起了中森明菜或松田聖子那吹得蓬鬆的髮型,而男生是近藤真彥(英文名Matchy)、澤田研二或西城秀樹Look,有時甚至全班男仔都是Matchy頭;那年頭,張國榮與陳百強都是Matchy頭,劉德華是秀樹頭,羅文是澤田研二頭,香港女子組合「開心少女組」成員和電影《開心鬼》中的演員造型也見明菜風和聖子風。
愛逛信和買日本最新日文版的《Jump》漫畫周刊,還有各種誘人的寫真集,記得最厲害是炒賣宮澤里惠《Sante Fe》寫真集,一時信和充斥着盜版港版山寨版,令這本寫真集創下賣過150萬本的最高紀錄。那時還有迷戀篠山紀信攝影的日本美少女:《少女館》、《少女們的沖繩》、《少女革命》、《神話少女》,他的影像描繪出「少女傲慢、撒謊、殘酷、多變、兇暴、過激、反抗、背叛、壞心腸,那麼多的品質只有在少女時代純粹無瑕而又美麗地體現在同一個生物體上」。
30年前拍攝的美少女,跟今天的森林系蒼井優和時尚教主水原希子絕對有得fight。
追逐近藤真彥、中森明菜等偶像自然要擁有他們的唱片,還記得信和地庫是最早有日本水貨黑膠唱片賣的地方,一張新出版的藥師丸博子唱碟《水手服與機關槍》可以炒賣至上千元,在八十年代可以說是天價,這一代不少本地藝人、作曲家、漫畫家、設計師、導演等人,少年時代大多受信和的日系創意流行文化深深影響過。
日劇與影畫戲
香港的電視台早七八十年代已經熱播日本流行電視劇,當年的大除夕不是看「春晚」,而是一年一度的「紅白歌唱大賽」,還有最早的日劇《綠水英雌》中的海豚翻身、《排球女將》的鬼影變幻球。我們都是看木村拓哉和福山雅治的日劇長大的,《東京愛的故事》、《同一屋簷下》、《白色巨塔》、《神探伽利略系列》,塑造出今天的我們。
今天的人都習慣於參與各大大小小電影節,在那個還沒有什麼電影節的年代,最愛去的是「第一映室」與「大影會」看那些小小卻又精緻的電影,印象最深的是看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以及黑澤明的《赤鬍子》、《七俠四義》、《羅生門》,還有大島渚的《感官世界》等。
一齣也沒有錯過的還有宮崎駿的電影,打從一開始的《高立的未來世界》、《雷朋三世》電視動漫看起,到《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近年最愛的日系電影自然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禮儀師之奏鳴曲》,還有岩井俊二《燕尾蝶》中重建的九龍城寨。
識睇日本影畫戲的,又怎能不將日本AV算進去,最早接觸是昔日的油麻地戲院,專門找來日活院線的AV,三齣AV剪去過火的鏡頭,然後無厘頭地將三齣電影接駁在一起,在大銀幕播放,觀眾也不介意劇情的跳接,深感日本AV的想像力極為豐富,兼且真正有故事有發展的軟性色情電影實在難得,裏邊滲透着哲理與人性、慾望與頓悟,難怪今天依然聽到不少麻甩中年人仍着迷於日本的AV女星如飯島愛、蒼井空、上原亞衣、吉澤明步等。
從前,成長中未有所謂文青,然而,那時青年人會學松田優作在《其後》中撐傘的憂鬱樣子,少女則會跟隨《細雪》中柔弱纖細的三姊雪子那種緩慢的動作與講話方式,即成為一代的日系少年。當年,沒有啃過幾本大部頭日本經典私小說又怎算得上時尚,就是讀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少爺》等,以及芥川龍之介、志賀直哉等小說,還有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更新派的東野圭吾、村上龍和村上春樹。
那些年,我們這些入不到好大學將就念着大專的年輕人,迷戀上日本的頹廢派與無賴派小說,瘋狂地愛上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谷崎潤一郎的《細雪》、《春琴抄》等,好像自己也是以頹廢心情漫遊鍾愛的東京巷弄,隨心所欲地在市中心慢行與懷古,香港那年代只得散步於旺角鬧市中的二樓書店,或者混到大會堂那些文青中間。
昔時迷日系漫畫有「海豹叢書」和「天龍精選」,我們都統稱這些叫海盜版,除了《超人》、《幪面超人》外,還有《漫畫周刊》上的漫畫《機動戰士高達》、《阿修羅》、《阿基拉》、《新世紀福音戰士》,那時最沉迷的是望月三起也的《七金剛》,還有池上遼一的《淚眼煞星》和《男組》、《男大空》,直接影響了香港的黃玉郎《小流氓》及馬榮成《中華英雄》。還有日本機械人動漫《鐵人28》,到今天的《寵物小精靈》及《ONE PIECE》,日本漫畫對香港兒童年以至青少年可謂影響深遠。
早前,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與世長辭,記得小時候看的就是他的作品《飄零燕》和《萬里尋親記》,那個許多香港孩子夢想也去不到的北歐城市世界,充滿童真與異國情調;後來的《星仔走天涯》、《阿童木》、《長腿叔叔》、《小甜甜》、《叮噹》的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大人小孩都愛看。記得《飄零燕》中遇上多少傷心事的海迪還是一樣地樂天積極,還有《義犬報恩》中的尼路在爺爺與小狗先後逝去仍然拼命奮鬥,很想知道,今天的小孩子是否會在電腦遊戲中學到這等修為與素養!
有趣的是,從日本動漫衍生出世界知名的御宅族、蘿莉塔衣着、Cosplay、Kawaii文化等,那年代不少同學朋友都享受箇中的沉迷,有朋友更加成為今天電競隊的成員,那又是另一個漫長的故事了。
有趣的是,從日本動漫衍生出世界知名的御宅族、蘿莉塔衣着、Cosplay、Kawaii文化等,那年代不少同學朋友都享受箇中的沉迷,有朋友更加成為今天電競隊的成員,那又是另一個漫長的故事了。
今天香港,韓風壓倒日風,可是,從日本風中成長的一代,自會感覺韓風淺薄得多,實在說不出哪位韓劇小鮮肉有什麼內涵,「Super Junior」成員已經更變到第幾代了?更不要說像日本偶像可以從一而終,從小追隨到大,令人愈加懷念日系時代人事物的精緻細藝。
如今要細味少年時代迷戀的,大抵只能孤獨在K房寂寞地唱着改編自西城秀樹的《好歌獻給你》:「歌聲飄送千千里/不計距離/歌聲飄送萬萬里/跨遠地/歌聲句句唱出愉快少年事/好歌一生伴着你。」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其他懷舊系列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11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25日)《從西城秀樹病逝聯想 我們都是吃壽司長大的……》。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