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人在內地.二】位於半山對着海灣 深圳有間黃金花酒店

撰文:黃雅婷
出版:更新:

陳美琼比楊蘭友更老一些,91歲的阿婆了,同樣住在老人院六樓的三人房中。這是院裏住人而又最熱鬧的一層,幾個阿婆坐在大廳看電視,電視正演着抗日劇,幾個面目可憎的日軍嘰哩呱啦正對着穿着中山裝的中國人不知在說什麼,阿婆們看得一臉漠然,並不關心電視在播什麼,她們也不過是想消磨太多的時間。文:黃雅婷 攝:羅君豪 鳴謝:香港復康會(此為香港老人在內地系列之二)

住在這間老人院的長者過半都來自香港——自香港的九龍塘坐直通巴士,再從關口坐院舍巴士,1小時30分鐘便能回到梧桐山上。院舍開了將近12年,頭幾年住客不過雙位數,近年人數是上升了,但偌大的院舍還是空曠得很,比起香港老人院蜂巢式的佈局,這裏就像一片廣闊的花園,像梧桐山上天天花開花落,30位香港長者在此終老離世,世上生滅一刻其實也是碎落無聲。

頤康院開了將近12年,雖然近年住客人數上升了,但偌大的院舍還是空曠得很。

一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人

陳美琼是個文靜的長者。人人都叫她珠媽,因為她有一個患有自閉症而無法自理,叫作珠女的女兒。女兒在50多歲那年去了,陳美琼才終於退了牛頭角的公屋,經政府買位住進了這間安老院來。這裏的老人說故事都慣了以日本侵華說起,並以住進老人院結尾。陳美琼的家鄉在中山,小時候她是種禾、曬穀、餵雞的人。日本侵華時因饑荒連連,她就在村落裏四出為人打工,有人需要人開工,她就去,做完就在那家吃一餐,到別家需要工人,她又跟住去做,真的沒有工開,她就幫人湊仔,背着一個蘇蝦在田邊走,攢一餐半餐吃。

「我爸爸被日本仔打死,阿媽養到我九歲又死埋。我有兄弟姐妹,但那個年代好難靠親人,人人無飯食,只能自己養自己。十五六歲大姐結了婚去了香港。有個在麗的呼聲說故事的男演員,叫鄭子敦,是我們鄉下的人,他衣錦還鄉,分了點糖請我哋食,又作故仔我哋聽。他問我哋有沒有親人在香港,當時我記得家姐在香港,鄭子敦就幫我搵家姐,幫我偷渡到香港去。」陳美琼排第四,並沒有名字,人人只叫她四妹,後來到了香港在工廠中認識丈夫,他幫她改了名字,叫陳美琼;後來又因為珠女,人人改口叫她珠媽。她一生受了許多苦,帶着五蚊落香港找家姐,來到香港找不到家姐就兩蚊買一張帆布床,住在街邊。後來又去擔煤炭,擔到一身烏卒卒,只賺得五毫子一日——今天她91歲了,還得感激上帝,原本她只是一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人,但卻叫她有了丈夫,接着有了名字,她有了宗教,就有了寄託和希望——她愛神,所以也得愛上神給她的苦難。

「那時不知瞓街是醜,沖涼就去旺角街市搵水沖。以前人人都污糟邋遢,又無鞋着又無剩。有蓆拿蓆,無蓆就就咁瞓。」
陳美琼
對91歲的陳美琼來說,不論是看電視還是看窗外風景,都是消磨時間的好方法。

在那個苦難的年頭,香港瞓街的人許多。許多男男女女,跟她一樣都拿着一張蓆,找一處騎樓就睡了。「不知瞓街是醜,沖涼就去旺角街市搵水沖。以前人人都污糟邋遢,又無鞋着又無剩。有蓆拿蓆,無蓆就就咁瞓。」後來找到家姐,便去打住家工,包食住的,睡在一條冷巷裏,一個月賺到16元,出了糧買布做件衫就花得七七八八。那時時興睇戲,她在路上看了電影畫布,自己想像一輪劇情就當睇過。20歲那年,她轉到燈泡工廠打工,燈泡頭需要入粉,她把十指都燒到紅通通的,她在燈泡工廠有了燈泡情緣,認識了那個幫她改名的男人,他們的燈泡亮了幾十年,一直作為她黑暗裏的光明。

媽媽的珠女

陳美琼笑了,目不識丁,卻有過最文明的婚姻。「我們婚後住進九龍仔,都叫住半山的,不過是跟人租的木屋,五蚊一個床位的那種,工廠就在廣華街。我們一早背着自己的木屐,光着腳行路上班,行行行,行到工廠門口,才着回木屐——如果無木屐着,無鞋公司唔比上班的,我唔捨得磨對木屐,怕爛了又要買囉。那時香港的路很難行的,行得多老了就會腳痛,現在我行唔郁了。」12月的一個陽光充沛的下午,在22度的室溫裏陳美琼穿了四條褲,還纏着一條護腿布。現在吃好穿好,她還是會想起年輕時候在九龍仔的小木屋裏,買一點鹹蝦、一點肥膏,拌到飯裏去蒸。「好開心。」老人說,因為她很小就沒有了父母,自覺是個流浪人,那時有他這樣的一個伴已覺幸運。

陳美琼生了幾個孩子,然而丈夫仔女都比她先走,命運只留下她兩個女兒,一個是珠女,另一個是排行最小的女兒。「珠女在53歲時走的。我先生更早,他50幾歲也走了。我整日就去工廠上班,之後到榕樹頭的米站輪米,捱大了五個仔女。不過我們一家申請不到公屋,要住木屋,直到我老公死了,因為女兒有自閉症才申請到牛頭角。」她到工廠上班,家中五歲的么女就照顧七歲的珠女,珠女走了,她就變成要照顧阿媽陳美琼。這才是獅子山下老人的最終結局,因沒有專業技能,畢生從事勞動工作,收入微薄未能儲蓄,當年紀日長,失去工作能力以後,亦只能申請僅足夠生活的社會綜援金過活。長者目前佔本港領取綜援人士的近六成,65歲以上的長者約100萬,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長者屬獨居或是年老夫妻,大部分為公屋居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需依賴綜援與長者生活津貼為維生的倚靠。

2013年香港長者貧窮率為30.5%,八成半的長者未受惠於退休保障,1994年港督彭定康曾推出「老年退休金」諮商文件,可是翌年政府因為中方與商界強烈反對而改行「強制性公積金」,前特首梁振英後來曾委任周永新教授完成「全民老年退休金」研究,然而退休保障至今仍然遙遙無期

「黃小姐,老了也只能這樣了。」
陳美琼

間房大過佢間屋

「生了五個,說句不中聽的最後就死剩她一個。個個仔女都孝順,卻個個都不長命,辛苦個囡養我十幾年。」珠女還在的時候,陳美琼從沒有想過要進老人院去,直到珠女不在了,才決定一個人住到鹽田來。未到老人院前,中午她總是在家裏望着牛頭角的街景想從前,不敢想像日子往後要怎樣過。來到頤康院後,她很少回香港去,很快就過年了,女兒今早打電話叫她回香港過年,她都拒絕。

陳美琼說,住在這裏真好,如果一直留在牛頭角,仔女上班,兒孫上學,留下空空的家,她才最寂寞。

初到鹽田,陳美琼會在電話中叫女兒教她講普通話:「因為這裏的姐姐講普通話,我唔識講,學人嘰哩呱啦。如果要滾水我學會話:『幫我沖開水,謝謝』——我𠵱家學識好多國語了。」陳美琼笑,又說初來時,一個人很悶,想到珠女過身會難過,但近年不再想了,老人院開了什麼班她都踴躍參與,這世人字都不識得多隻,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去到活動才發現原來要識字,她就走返出來,不參加就不參加,笑着經過飯堂倒一杯杞子水,再回六樓看電視。

就算沒有電視好看,光住在房裏看風景也是好,她說。這所老人院由港資主理,1990年代選址,2006年開始營運,位於半山,對着海灣,老人院有六層,以長者的健康狀況分層照顧:一樓是長期上鎖的喜智園,住的是重度的認知障礙症老人;二樓針對相對老弱的長者,樓層尤其的清靜,老人主要臥病在床,依賴胃喉進食,護士總部因而也設在這層;三樓則住着機能較弱的長者,住客需要輪椅代步,無障礙設施是全院最完善的,且連接平台,方便推着輪椅外出;四樓沒有住人,是活動層,設有綜合醫療中心、辦公室和興趣室,如書畫室、電腦室、室內恆溫水療池、靜思緣(提供打禪空間)、「寧護緣」(提供臨終照顧服務)和髮廊,還有一間頤康茶樓,到了周二便開放給老人飲茶,為內部設立,連院長也要充當茶樓伙記斟茶遞水;五樓又住回人,住客身體相對健壯,但仍需助行器行動;最後便是楊蘭友和陳美琼住的六樓,這層的長者多數可以自理,身體亦相對健康。

「老了也只能這樣了。」

陳美琼說每天睜開眼,眼前便有山有海,真不知上世做了什麼好事。如果腳不痛,她也會到平台走走,行一圈,曬一下陽光,有時又去串一下珠仔。到了晚上,對面的碼頭開工,照得海面燈火通明,睡不着時,她便逼自己想想自己的痛風,想想自己的腳,叫腳要乖一點,叫腳明天不要痛,她現在只想行得走得,想明天一早可以去平台看海曬陽光。

「我跟自己說,個囡𠵱家環境過得去,她先生很好,我沒有什麼要擔心。有時她打電話給我,怕我一個人在這邊,但我想到她日頭要工作,周末又要做家務,我便說這裏很好,不用擔心——她晚晚都有個電話給我,問我做了什麼,身體好不好,好像拍拖仔一樣,我常常說不用擔心啦,天冷時就換一張厚被,天熱就換一張薄被,很好,這裏的姐姐全都會替我做了。」陳美琼是個文靜的老人,在腳不痛的日子才能到平台逛逛,痛的日子就在房外的走廊散步,一天裏面有時說話不多十句。床頭的小冊寫了她有痛風,不能吃豆和蘑菇,早上要吃血壓丸,晚上痛風發作就要吃止痛藥,院舍一年有三至四次免費車,送長者到沙頭角海關,再過境到香港醫院看醫生和取藥——陳美琼覺得到鹽田來住是命運的決定,原本是教友住進這裏,她本是來參觀的,後來她也試住,最後住了進來,像是神的安排。

「我今年91歲,慢慢只記得從前的事,可能我下星期就已經不記得了你,黃小姐。也有可能你出去兜個圈我就不認得你——有時在大廳看電視,電視的人在笑在喊,我也不知他們做什麼,電視機說什麼我都聽不明,有時也真的只是出去坐一會見吓人罷了。一到冬天我就很少出去看電視,出去腳入了風就痛,坐低也要墊高。」

「黃小姐,老了也只能這樣了。」

陳美琼不得不感激生命,生命給了她許多,生命甚至送她現在房間的風景,送她梧桐山上花開花落。陳美琼今年91歲,她還是天天感謝神。

上文節錄自第10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12日)《在那裏歹活,不如在這裏好死。長者跨境生活的記錄》。

《香港01》周報【跨境安老】系列相關文章:【香港老人在內地.一】深圳鹽田老人院 88歲的自律與自由【香港老人在內地.三】「天天求生,時時可死」的別墅主人【香港老人在內地.四】夾在兩城的「教育戰線」們【香港老人在內地.五】跨境安老好不好?地區工作者與老人對談錄【香港老人在內地.六】「開了大門小門未開」 業界看跨境安老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2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