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何謂拳勇?怪力亂神以外 義和拳與地方拳術的傳承關係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1900年的6月10日,英國海軍司令率領八國聯軍2000多士兵從大沽口經天津向北京進犯,在廊坊和楊村遭到義和團和清軍的阻擊,傷亡慘重,戰敗撤退。

對義和團的評價素來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們是反帝國主義的抗暴志士,但更多人指斥他們是一群排外、愚昩的流氓。蓋因他們極端仇視外國人,又妄圖用符籙和武術等「傳統技藝」,去延續大清的百年江山。

乍看之下,義和團確實很難擺脫「拳匪」的罵名。但正如之前的《洪拳 洪門 天地會》所提到,雖然秘密會黨的歷史往往與宗教迷信糾纏不清,但隨時間發展下來,亦總會對諸如武術等民間文化產生推動作用。

今天【武備志】便嘗試以手頭上的資料,跟大家淺論一下義和團與北方武術之間的傳承關係。

何謂拳勇?

翻查歷史,其實早在義和團興起前,山東等地便出現了很多由農民組成的秘密會社。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山東巡撫李樹德便曾奏稱其轄區內「有稱白蓮教,或稱一炷香,以及天門、神拳等教,煽惑男婦,夜聚曉散,不唯有傷風化,抑且有害地方」。及至乾隆年間,浙江鄞縣的吳家山爆發了首次「神拳起義」,當地民眾借助一種名曰「舞仙童」的民間遊戲宣揚教義,並在其中加入了很多武術訓練內容。雖然這次起義很快就被清室剿平,但其影響力卻一直蔓延至清末,衍生了青蓮教、八卦教等不同組織。

從上述的史料可見,這些早期的秘密會社雖然多屬地方組織,但已經具備了相當熾烈的民族意識。它們屢屢與統治者發生衝突,而宗教信仰和武術訓練就成為了他們起義的基礎,兩者關係相輔相成。即為了讓民眾相信他們有能力抵抗武備精良的國家軍隊,他們往往會透過拳棒、氣功等技藝,去營造出領袖的個人魅力。例如由青蓮教演變而來的燈花教和紅燈教,便會以少林體系的硬氣功技法,砌辭誠心者就能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與此同時,他們習練的拳術亦滲雜了大量宗教元素,不僅在師承上偽托各種仙佛人物,更加入了很多念咒、扶乩的儀式。例如光緒七年(1881年)在直隸成立的白陽九宮教,便會召集童女念咒演拳,並奉「八卦老母」為護法之神,借此誇大拳棒的威力。

這種「怪力亂神」的政治包裝,自然歪曲了武術訓練的本意,產生不少悲劇。然而若能撇開各種神秘色彩,則會黨內部傳承的拳術系統,許多內容都是取材自查有實據的武術流派。事實上,長期與統治者作戰的政治取向,亦不使得這批會黨成員必須在宗教活動以外,進行具備實效的武術訓練。至少在會黨的領導層之內,就不乏出色的武術家,這點在義和團事件中可謂尤其突出。

義和團與地方拳術

義和團首次起事見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拳師趙三多在山東冠縣蔣家莊馬場率領三千多人起事,第一次公開打出義和團的旗號。這名趙三多本身是梅花拳巨匠,在齊魯交界的冠縣及威縣甚具名氣,據報門下弟子人數多逾二千。至於他所習練的梅花拳,則屬河北地區的傳統拳術。起初由民間家傳,到乾隆年間方逐漸被人熟知。有言這種拳法的姿態像落地梅花,故曰「梅花拳」。亦有說練習此拳必須在木樁上行走,而其樁陣便正好成梅花狀,所以樁叫「梅花樁」、其拳則謂「梅花拳」:

事實上早在趙三多之前,就有不少的梅花拳師參與過會黨的反清活動。例如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直隸便拿獲了一名叫唐恆東的梅花拳師,他的徒弟馮克善便是八卦教的起義領袖之一。而在梅花拳以外,義和團內部還流行著不同類型的北少林拳種,如大洪拳、小洪拳、猴拳等,某些拳種至今仍在東北各地的農村中相當盛行:

至於與趙三齊名的另一位義和團領袖閻書勤,則以洪拳聞名四方,其徒眾亦多為洪拳弟子。而其他起義領袖如武修、李來中、張德成、李玉龍等,本身也是地方上顯赫有名的拳師,擁有徒眾過千。他們在義和團裡的基幹部隊,便正是由他們的弟子所組成。由此可見,武術活動與義和團之間的密切關係絕對是源遠流長,而且有著實際的組織功能,絕非單純的「怪力亂神」。

庚子之亂後

可惜的是,縱使義和團的徒眾人數眾多,並且具備一定的搏擊能力,但那種落後的迷信思想終究敵不過時代洗禮。而義和團的各單位之間,亦缺乏統一的組織架構。結果在八國聯軍之役後,義和團勢力全軍覆沒。曾兩次與趙三多起事的閰書勤,便在1900年8月被俘處決。各地的義和團分壇亦很快遭到查辦,成為了後世譏笑的對象。

然而若撇開歷史恩怨,單從中國武術的角度來說,則義和團的影響力可謂至今不減。現時山東、河北及山西等地依然武風盛行,而這些地方便正是當年義和團設壇的地方。另外亦有不少義和團拳師,在事敗之後流落京津一帶,改以授武為生。例如山東拳師王絳雲便在義和團事敗後,便去到了河北淀神廟避難,並將功力門武術傳給了當地人李法,使功力門得以在日後發揚光大。

最後,在整場全國性的義和團運動當中,很多不屬於義和團體系的武術家,亦曾參與過各地的起事活動。按《逝去的武林》一書記載,形意宗師李存義尚雲祥便曾在「庚子之亂」期間,在天津火車站附近殺過洋人。這些特殊的歷史事件,或多或少造就了他們在武術界的地位。

主要參考資料:

王廣西。2013年。《功夫——中國武術文化》。台北:知書房出版社。

楊祥全。2013。《津門武術》。中國內地: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武圖App2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