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進食】慢嚥細嚼 一粒提子乾覺察生活
香港人以高效率聞名,忙起來一頓飯狼吞虎嚥,5分鐘就「吃」完,甚至再快。
這個好「趕」的香港,近年卻愈來愈多人學習正念進食,這不是甚麼玄之又玄的抽象事,而是關乎重新發現生活。
一日三餐,我們幾乎都是沒頭沒腦地進食。一邊吃,一邊看電視、轆手機、想公事、聊天…...做着這些看起來更「重要」的事情,卻忘記了細味盤中得來不易的食物,多麼的理所當然。
源自佛教的正念進食(Mindful Eating)是指百分百專注於食物的進食過程,吃飯時除了要慢慢咀嚼細味、以感激的心情欣賞食物,還要念及食物與世界的關係,如可持續發展性、對社會的影響等。
慢食促進消化
在心靈層面以外,正念進食亦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在慢慢咀嚼的過程中,食物被充分嚼碎,澱粉質能被唾液中的澱粉酶分解成較細的分子,幫助消化。另外,進食時大腦會接收到飽足感的訊號,減少繼續進食的慾望。吃得太急,訊號還未傳到大腦,變相吃多了也不知道。
一粒提子乾的覺悟
要體驗正念進食,可以先嘗試「提子乾修行」。慢慢品嚐一粒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子乾(或其他乾果果仁),不少人發現「我從來沒發覺提子乾味道這麼好!」「跟我從前吃的味道非常不同。」「吃了這麼多年提子乾,第一次覺得錢花得這麼有價值。」
「平常我們會一把提子乾塞進口,一路吃,卻將注意力放在其他『重要事』上,完全沒留心它的味道。錯過了提子乾的味道都沒甚麼大不了,但當專注於一件小事已經有如此差別,可以想像不專注地生活代價有多大。」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Mark Williams博士在著作《Mindfulness: An Eight-Week Plan for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寫道,「我們都趨向活在過去或未來,甚少專注當下,提子乾修行展示了正念修行的一個主旨,就是重新學習覺察日常生活。」
筆者亦曾以龍眼乾作練習,吃了廿幾年龍眼乾,才知道它的味道竟是如此複雜。除了甜味,它甚至有咖啡豆的焦香,吞嚥後口腔仍殘留甘甜。才發現日常生活裏白白被錯過的感受,實在太多。
提子乾修行(The Raisin Meditation):
抽5-10分鐘獨處,確保不會被家人、朋友或手提電話打擾。預備數粒提子乾(或其他果乾、果仁),亦可準備紙和筆在完成後記錄你的感受。以下8點指引可在事前看一遍,但毋須過分執着程序。
1. 拿起
取一粒提子乾放掌心,或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感受到它的重量嗎?
2. 觀看
不要急着放入口,花些時間觀看提子乾,想像自己從火星來到地球,一生都未看過這樣的東西。也想像自己準備要畫素描,留心它的形狀、陰影與光位,每一道皺痕、凹陷。
3. 觸摸
讓提子乾在拇指與食指間輕輕翻轉,留意它的質感,手指有何觸感?
4. 嗅聞
把提子乾湊近鼻前,保持正常呼吸,留意氣味。若沒有嗅到氣味,亦要感受這個觀察。
5. 入口
慢慢將提子乾拿近嘴巴,再輕放入口,同時留意手和舌頭的動作:手是怎樣準確安放它,而舌頭又是如何「接住」它?先不要咀嚼,花約半分鐘留意口腔的感覺。
6. 咀嚼
留心每一咬提子乾有否釋出味道?牙齒咬合時它的質感又是怎樣?繼續緩慢地咀嚼,但先不要吞下肚。
7. 下嚥
看看你可否偵測腦內出現吞下提子乾的意圖,留意舌頭在吞嚥前後的動作。
8. 回味
花少少時間回味,提子乾有Aftertaste麼?吃完有甚麼感覺?有出現多吃一粒的意欲嗎?
參考書籍:
Mindfulness: An Eight-Week Plan for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
by Mark Williams, Danny Pen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