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新常態下發揮優勢 平衡國安與多元 避免「一左二窄」
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文章撰文分析香港經濟前景,指隨著國際地緣政治逆轉及本地政情驅使,香港從昔日「左右逢源」陷入如今「左右為難」之尷尬。他指,香港左右不了地緣政治及地域衝突,但可以自我掌握的是維持其前沿位置、國際視野和市場動力,新常態下善用「一國兩制」,在維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多元之間做好平衡,防範「一左二窄」。
據新華社香港分社前社長許家屯在其《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中所寫,1983年,他來港履任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萬里、習仲勛、楊尚昆都曾當面叮囑他並提到所謂「港澳工作『一左二窄』」的問題。而「一左二窄」大意指對港工作的思想和政治線不能過左,同時避免接觸面過窄,令運動受眾太少。
張炳良為《明報》撰文,論及特首李家超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主題為「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勾勒大計舉措回應各方需求,落實能否及時和到位,除政府各部門上下齊心,也靠內外環境配合,包括財政和人力資源、社會支持及市場信心。
不過,他也指出,財政司長警告本年度財政赤字將達1000億元,遠超年初預算案時估計的544億元,而上年度修訂赤字,也超出原來預算563億元逾倍,達1400億元。他續指,預算案預測本地經濟在年內明顯反彈,全年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當時估計基於內地經濟強勁反彈,但全球經濟衰弱及內地經濟狀况較政府本已審慎的預期更差。
張炳良:香港陷入「左右兩難」之尷尬
張炳良在文中指,香港一直標榜「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回歸至近年確造就近乎無窮紅利,但2020年後形勢已變。國際地緣政治逆轉及本地政情驅使下,香港已從「左右逢源」之利,陷入「左右為難」之尷尬。美中角力和中西文化及制度衝突,西方國家現視香港為風險;香港傳統上與西方的聯繫,在今天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及新環境呈現唯恐不夠政治正確下,或構成政治與思維包袱。
他續指,內地也對香港多了懷疑,一是特區對國家制度的政治忠誠,二是香港是否仍存相對優勢。更重要是,國家已從利用西方的改革開放策略,進入習近平新時代的中國式現代化。香港過去吃內地改革紅利的黃金時期已盡,今後必須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尋找自己新的戰略位置,重塑中外聯繫的可行中介角色。
最後,他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七一重要講話強調,香港須保持獨特性和國際聯繫。儘管新時期跟2020年前不能相提並論,並多了國家安全考慮,惟不變的仍是香港對國家的貢獻在於與內地城市之別,否則便失去「特區」的存在意義,故前總理李克強曾要求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今天香港是否如此,港人應心中有數。
曾指政府要主動制止個別「過左」行為
今次已非張炳良觸及「左」的問題。他上月接受報章訪問時指,不少國家或地區皆有涉國家安全的法例,《香港國安法》規定的4類罪行內容相較下未算太嚴厲,又認為本港在維護國家安全與保持獨特性可以兼容。但他指,國安法主要用作處理非常規事情,不能隨便使用,特區政府有需要主動及公開制止個別「過左」的行為,以免影響市民及國際對香港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