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國安法令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自由 政府須正視外圍觀感

撰文:陶嘉心
出版:更新:

教大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顧問(公共行政)、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今日(25日)在報章撰文,形容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近年政治動盪與逆轉,以及新的《國家安全法》,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仍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的城市或市場、是否日受政治控制令多元包容收縮。
張炳良表示,很多國家地區都有國安法律,多極嚴厲,但這些國家地區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港不乏國際眼球,惟近年其認知複雜、存在負面,變相也在修正香港的國際品牌。他認為,「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

張炳良在報章撰文,提及國安法下的香港情況。(資料圖片)

張炳良今日在《明報》撰文,大篇幅提到世界各地疫後逐漸復常,但業務未完全恢復過來,提到新加坡本月15至17日舉行每年一度的一級方程式國際賽車大獎賽周末(F1 weekend),結合其他表演和活動,吸引逾26萬觀眾,四成以上來自海外。他指新加坡2008年擴大海灣市街賽道的夜賽,重塑獅城品牌,以展示一個夜間充滿活力的城市,既帶來可觀的旅遊收入,還帶來難以量化的形象效益。未計今年,過去13次比賽透過全球轉播吸引了超過9.3億國際觀眾。

他表示,香港政府現在出力為這座城市增添夜間活力,總是好事,惟不能以為官府可支配或取代市場力量。夜經濟的討論往往聚焦促進夜市、擺攤及街頭表演等,以期增加人流。目前現實卻是,不僅夜間經濟活動萎縮,一些中小企和店舖也為日間業務回常緩慢而發愁。

他認為,「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而已,邊際增益有限。今時今日,香港旅遊業不能過於依賴購物、美食或娛樂等傳統賣點,也不能再以為服務態度依舊仍可躺着也『旅客如雲』。」

他指出,香港成本高,需發展高收益旅遊,而不止是追求人數或低增值消費,認為業界需有變革轉型的思維,迎合新一代內地和國際旅客所需所好,並開拓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等與生活方式相關的體驗與活動。

張表示,旅遊方面,現更遇到內地尤其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激烈競爭。以深圳為例,其旅遊策略包括搶港客、發放專屬消費券、打造港人旅遊消費服務示範街區等,標榜價廉物美服務好。港人疫後紛紛外遊,北上消費也成潮流。

張表示,旅遊業處境或只是冰山一角,深層問題是為何香港昔日風采似在褪色。香港並非不重視品牌,首屆特區政府早於2001年已定位「亞洲國際都會」,此應包含雙重涵義——亞洲性、國際化。惟本港過往對亞洲之相對忽視,部分原因在於香港的國際觀向來偏袒北美歐日澳,這些是長期貿易伙伴。他指出,今全球地緣政治日益分化,香港除了融入大灣區,還須加強其亞洲戰略及國際聯繫。

他表示,多年下來,香港已有其商譽,不需過分花費精力不斷去開發旅遊景點。因為若能維持一個充滿活力、知識空間和凡事可行的實幹式城市之符號,「香港」本身就是最終吸引力所在,任何旅行者和商務人的行程都不容錯過。

他舉例說,很多人每年皆去倫敦或巴黎一遊,非為了什麼新景點,而是欣賞其城市氛圍,在場就是目的。他認為,香港應珍惜其制度和人文遺產,繼續展示多姿多彩的街景、多元文化氣息及自由包容的創造空間。還應從民間、市場和國際連通孵化出新生元素,以增強「一國兩制」下獨特多樣性和共存性的意義。

張炳良表示,「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由於近年政治動盪與逆轉,以及新的《港區國家安全法》,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仍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的城市或市場、是否日受政治控制令多元包容收縮。香港不乏國際眼球,惟近年其認知複雜、存在負面,變相也在修正香港的國際品牌。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

他指出,由於國安法下的新環境,一些西方國家發布不利香港形象的國民外遊警示。很多國家地區(包括那些經常批評香港,以及港人常赴旅遊者)都有國安法律,多極嚴厲;但他們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產生驚弓之鳥。

張炳良反問,「香港要突圍而出,除執法公正、尊重獨立司法外,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