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立法|劉兆佳:先搞好經濟民生 毋須急於一、兩年內完成

撰文:黎詠儀
出版:更新: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香港現時更迫切是搞好經濟改善民生;加上國際局勢與《基本法》頒布時有極大差距,需要更多思考如何應對思想滲透、打擊虛假訊息、網絡及金融安全等挑戰,認為23條立法毋須急於這一、兩年內完成。

劉兆佳指,必須令23條立法方案更為完備,以應對國際新形勢。他強調,相關立法是勢在必行,也是特區的憲制責任,但同時也要顧及社會「緩急優次」。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瑞繼上月撰文指由於有《香港國安法》「補底」,香港毋須急於就《基本法》23條立法,他今日(13日)再在報章撰文,列出四大原因支持今年不宜就23條進行立法,甚至連相關諮詢也不宜進行。再引發23條立法應否盡早進行的議論。

國安法生效 23條立法迫切性相對下降

劉兆佳接受《香港01》訪問時,雖表示不猜測盧文瑞接連撰文的原因,並強調特區政府就23條進行立法是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問題只在時間表,和如何能透過本地立法提供最周全保障。但他也認同由於《香港國安法》已能處理現時香港面對的大部分威脅,因此《基本法》23條立法的迫切性相對下降。

他分析指,《香港國安法》屬全國性法律,中央政府可因應一些新威脅,按情勢發展而增加或修訂條文,相關工作肯定會較本港就23條進行立法來得容易。

國際形勢轉變 出現全新挑戰

他指出,香港可能有更多時間通盤考慮全球最新形勢,例如全球多處曾出現顏色革命,及本港經歷2019年社會風波後,在國家安全上,出現了一些《基本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頒布時,未曾預見的新挑戰,包括思想滲透、網絡安全、虛假消息傳播、金融系統安全等範疇,他說:「在面對虛假訊息傳播時,特區政府要如何令金融體系不受動搖呢?」

他強調,如今的威脅有所謂的「灰色地帶戰爭」,利用假消息、謠言、刻意誤報、意識形態滲透等推動反政府運動,動搖金融體系穩定。

社會仍有暗湧 首要搞好經濟改善民生

再者,他指香港自身也有更迫切的問題要解決,包括疫情退卻,香港與內地通關後,如何搞好經濟、改善民生。他預計國安法下,本港較難爆發大規模抗爭或衝突,但看似平靜的背後,實際暗湧處處,日常生活仍可見一些軟對抗,尤其常見於年輕人之間、也可以預期西方透過政治干預或扶植代言人的行動,不會停止。

換言之威脅猶在,他亦認為無法令軟對抗完全消失,但至少讓特區政府能先集中精力解決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並推動長遠發展策略,更適合現時大局,無必要於現階段提出23條立法挑起爭端。劉兆佳再三強調:立法是必須的,「但只係緩急次序的問題。」

台灣「大選」未必是重要考慮

至於下半年的台灣「大選」是否考慮因素?劉兆佳反認為未必是最重要因素,按他近期觀察,一些反共反華的宣傳在當地效力下降,尤其去年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引發台海的緊張局勢,令台灣民眾認清美國的不可靠,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微妙影響,民進黨想再借香港就23條立法造文章「拉票」未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