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後付」平台湧現 議員憂過度消費成風 港府年內訂監管指引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先買後付」電子消費模式(Buy Now, Pay Later, BNPL)近年在亞洲地區大行其道,深受年輕一輩歡迎,香港也有虛擬銀行及企業推出類似平台,運作上猶如信用卡分期還款,按時支付既無利息衍生,亦毋須查閱信貸報告。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到,趨勢容易助長年輕人過度消費,令他們陷入債務危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1日)回應立法會議員廖長江質詢時,表示政府正關注「先買後付」平台,金管局下半年會訂立指引。

許正宇指,隨著科技發展,衍生了不少的創新支付形式,「先買後付」是其中之一,一般的做法是與平台商戶合作,在應用程式內付款結帳,比起市面上其他渠道如信用卡,還款期會比較短,準時付帳就無額外收費,逾期還款則視乎性質。

許正宇:BNPL屬發展階段 佔整體消費額2%

許正宇指,現時相關付款方式在香港仍屬發展階段,數據顯示使用該平台的消費額僅佔整體2%,但不代表政府一無所知。不過他強調,現行有關保障消費者及促進謹慎借貸的措施,同樣適用於「先買後付」的服務,當局近日已與消委會商討,希望加強消費者對「先買後付」的了解及保障。

許正宇指,隨著使用這些平台的市民增加,金管局會加強保障工作,未來幾個月會諮詢銀行業意見,下半年會訂立與監管相關指引。他承認,這類平台的業務不一定會被視為「放債」,所以未必受《放債人條例》規管。就此,英國剛完成諮詢,新加坡則採用行業內規管,不同地方都「摸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