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何喜華:施政報告未見展示決心處理結構性問題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今日(24日)在報章撰文指,改革是今年《施政報告》最耀眼的詞彙,共41次出現「改革」字眼,可見何等重視。特首作為治理香港的第一責任人,奉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為圭臬,強調改革,實屬必然。然而,他認為,今年的報告建議措施未展決心,欠力度處理根本性、結構性的問題。

何喜華(鄭子峰攝)

何喜華今日在《信報》撰文指,報告開宗明義點出,改革發展最終目標是惠及民生,建設香港未來。要惠及民生,尤其是弱勢社群,需要相應福利服務。除短期應急措施,中長期規劃亦重要,必須系統地評估狀況和服務需要,規劃服務內容質量,並預留人力財務資源。然而,與過往一樣,報告只蜻蜓點水式、零碎地在個別項目左添右加現時當局只按個別地區估計需求,過程並不客觀。長遠規劃是根本問題,服務多年來趕不上社群需求,特首有心改革到底嗎?

現屆政府強調精準扶貧策略,何指,當局識別劏房、單親和長者住戶三個貧窮群組作支援,推出各項措施,但只提及增服務名額,未分析其他貧窮社群。他倡議,當局應仔細分析住戶特徵、就業及收入、受惠於政府現金福利的情況、居住環境、租金負擔、撫養負擔及其他面向,再制定政策或服務,才能精準介入、聚焦扶助。他認為,當局應重設貧窮線,全面檢討本港貧窮狀況,訂定扶貧績效指標(扶貧「KPI」),系統檢視措施成效。

何喜華指,發展「明日大嶼」絕不能「明日復明日」(資料圖片)

他續指,很多整體經濟發展策略,包括北部都會區高新科技發展,談的大多都是硬體設施規劃。軟體方面,如何吸引企業、人才等仍是子虛烏有,沒有什麼具體可談。此外,報告無提及如何提振本地經濟,眼見零售餐飲市道不景,商舖先後結業,只重申經濟步入轉型期,鮮有刺激經濟方案;加上不設上限輸入補充勞工,基層就業前景雪上加霜。福利制度又缺乏資源再分配建議,弱勢社群持續陷入困境。

最後,何喜華又指,當局表示未來十年可提供作發展的土地約3000公頃,卻無闡述十年以後,即2034年以後土地供應。發展「明日大嶼」絕不能「明日復明日」,但報告僅表示穩慎推展交椅洲人工島建設,似乎無決心大力開拓土地。他指,特首稱︰「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但更重要的是,改革是為了什麼?從那裏來、往何處去,更要深思熟慮。期望政府能牢記改革初心,真正做到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