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蔚倡精神健康公私營協作 盧寵茂:部份人士更宜公營醫療跟進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謀殺案過去一年,「A4聯盟」林素蔚提出議員議案「完善精神健康政策」,其中包括增加公私營協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則表示,不是所有復原人士適合私院繼續復康之路,部份個案更適合公營醫療系統跟進,並透過「醫社合作」的模式,確保他們按照訂定的目標及復元計劃。
林素蔚說精神健康服務壓力愈來愈嚴重,過去一年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長達99個星期,令人擔心。她認為核心在於患者看症輪候時間長,政府應向公營機構增撥資源,包括減少人手流失。林素蔚樂見醫管局推出公私營協作計劃,但認為計劃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要重新審視。她又提到非入侵性治療對治療抑鬱症有相當好的效果,但費用高昂,而且公院使用率低,政府要思考如何提高。
第二層服務真空 郭玲麗倡加強介入
民建聯郭玲麗說,現時醫管局精神科醫患比例嚴重失𧗾,全面檢視精神政策刻不容緩。她提出修正案,指海外有數據稱八至九成個案,能在第二層的「社區精神科服務」包括綜合家庭服務社工等處理,但現時第二層的支援出現真空,認為要改善服務框架,增加第二層的介入,減輕精神科醫療系統壓力。
陳沛良倡基層醫療入手 培養精神健康從業員
提修正案的選委界陳沛良認為,政府可仿效外國,於基層醫療培養本地精神健康從業員,通過簡單、低強度評估,識別、介入與跟進潛在個案,從而紓緩人手壓力。政府亦應研究推出本港精神健康藍圖,認為只有當全社會對精神病患拒絕污名化及邊緣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減少治療成本,提高治療成效。
李浩然倡從源頭整合資源
選委界李浩然提修正案說,兒童及青年的精神健康最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人際關係問題,其中抑鬱表現佔多數,更甚者會出現嚴重消極以至有自殺傾向,政府要從源頭入手包括整合治療資源,為兒童及青年提供多方位支持和日托服務等。
盧寵茂說政府重視亦民精神健康,需要跨部門協作,政府透過醫管局、教育局和社區其他持份者等,合作推廣精神健康,包括精神健康的治療。盧表示政府早前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與相關持份者緊密合作,協助政府制定政策。
3地區推先導計劃 為居市評論精神健康
他續說除為病患者提供適時介入治療外,支援服務亦需要社區介入,需要跨專業團體包括輔導專業人員等,為市民大眾提供全面的支援。因應社會需求和持份者意見,盧說近年多項精神健康服務陸續出台,政府今年內會在三個地區為居民提出先導計劃,為居民評估精神健康。
針對公立醫院精神科情況,盧寵茂表示為確保急切需要的病人能在合理時間得到診治,醫管局有分流機制,新轉介個案的第一優先跟進類別為緊急個案,輪候時間中位數不會超過1星期。
為加強對精神復元人士的支援和減輕公院壓力,醫管局早年開始在「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中引入「共同醫治模式」,邀請在醫管局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接受治理12個月或以上,患有一般精神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適應障礙等而適合在基層醫療繼續跟進的病人,在社區接受私營醫療服務和持續護理,從而縮短醫管局精神科專科服務輪候時間,更有效分配資源以應對一些較複雜的精神病個案。
不過,盧寵茂說並非所有精神復元人士都適合以公私營協作的形式跟進。病人自身病情的嚴重性、所需的藥物及支援配套都會影響個案是否適合以公私營協作模式跟進,由於嚴重精神病患者需要更全面的醫療配套及更多資源以作跟進,故此,患有嚴重精神病患的精神復元人士一般會比較適合繼續透過公營醫療系統跟進,並透過「醫社合作」的模式,確保他們按照訂定的目標及復元計劃,繼續他們在社區中的復元之路。
對於林素蔚稱應為關愛隊提供精神健康急救培訓,盧說政府即將為「關愛隊」隊員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培訓,包括精神健康急救培訓,協助轉介社區中有需要的市民及早尋求支援。
管浩鳴建議加強親職教育
選委界管浩鳴強調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政府應該加強親職教育,教授家長正確的溝通和知識技巧,教導他們以「多聆聽、少批判」的態度,耐心聆聽孩子的心聲和需要,並鼓勵家長以正向思維處理子女的精神健康問題,從而建立關愛的家庭文化,政府亦應資助學校開展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親職教育活動。
至於學校支援方面,管浩鳴說由於現時衞生署提供的「學生健康服務計劃」出席率偏低,政府應該與學校協商,由現時學生自願參與健康服務計劃,改爲由學校統籌安排學童前往學生健康服務中心進行檢查並跟進,以進一步提升參與率。政府亦應該增撥資源,加強推動家校合作,鼓勵學校成立家長支援小組,共同關注孩子的精神健康問題並找出適切的應對方法。
在教師方面,管浩鳴說政府除了需要加強對教職員有關精神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之外,亦建議當局能夠為教師釋放更多空間,創造更多師生交談和相處的時間,讓他們建立緊密和互信的關係,令教師能夠適時輔導和幫助有需要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