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覽】京都國際寫真祭2019 穿梭趣怪場地觀過百展覽

撰文:周穎瑤
出版:更新:

櫻花花期過後,京都又將迎來「京都國際寫真祭2019」。每一年的「寫真祭」都會有一個單字作命題,今年的主題便採用了「VIBE」,中文的意思大概是「氣氛、氛圍、情緒狀態(emotional state)」等意思。「寫真祭」的共同創辦人及總監Lucille Reyboz 及仲西祐介在演繹此主題時,指出「VIBE」這個字顯示出一種獨特性,就每一個人感受到的氛圍都與自己的心情直接並深入地有關聯。而這種無形的思潮波動,不論對我們的體驗有褒貶好壞的影響,都會左右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是區分觀點,或是連接人心。由此,今年寫真祭的選材更為多樣,邀請了各策展人、攝影師及藝術家,展出風格回異的作品,例如來自有拍攝過多張為人熟悉人像的Albert Watson、Magnum 攝影師 Paolo Pellegrin、德國前衛攝影大師Alfred Ehrhardt等的大作;「寫真祭」還包括以Alberto Korda 作品為首的古巴攝影展,以及上年KG+ 大獎得主顧劍亨的個人作品展。展場亦如上年一樣,除了一些正式的美術館及畫廊以外,還有舊印刷工場、和服腰帶店、古城堡及禪院都會供應場地展出。現在先行來一個預告巡禮,「寫真祭」將於本周六(4月13日)至5月12日舉行,期間同場加映「寫真祭」4個副展覽,連同KG+ 衛星展系列共過百個展覽散落京都市四周,到時會在京都的讀者不妨留意及參與,感受一下這次的「VIBE」如何。撰文:周穎瑤圖片:由KYOTOGRAPHIE 提供

今屆重點展覽之一,為時尚及商業攝影大師Albert Watson 的展覽《Wild》。Albert Watson 拍攝過過百期《VOGUE》以及超過40期《The Rolling Stones》的封面照,享譽盛名。(Albert Watson, Ryuichi Sakamoto, New York City, 1989. Photo by Albert Watson)
Albert Watson 的展覽將會在京都文化博物館展出,不只有其人像及風景相片,亦包括其未曾展出過的新作。(Albert Watson, Mick Jagger, Los Angeles, 1992. Photo by Albert Watson)
在和服腰帶店譽田屋源兵衛將會有兩個展覽,其中一個為法國攝影師Pierre Sernet 的作品系列《Synonyms》。(Pierre Sernet, Kaitlin & John 2015. © Pierre Sernet)
《Synonyms》反映的是情侶親密互動時的剪影,同場與日本傳統的春畫互相對話,合營一室獨特的盪漾春光。(左:Pierre Sernet, Yumiko & Ana 2017. 右:渓斎英泉「春野薄雪」文政5年 (1822) 浦上満氏蔵)
譽田屋源兵衛另一邊廂會帶來編舞家Benjamin Millepied 的個人攝影展《Freedom in the Dark》。(Photo by Benjamin Millepied)
Benjamin Millepied 除了有不少編舞作品,包括其妻子Natalie Portman 奪奧斯卡影后之作《Black Swan》外,Millepied 亦有執導多部短片及MV。(Photo by Benjamin Millepied)
由江戶時代店家改建而成的SHIMADAI GALLERY,將會展出波蘭年輕女攝影師Weronika Gęsicka 個人攝影展《What a Wonderful World》。(Weronika Gęsicka, Untitled #5 from the Traces series, 2015–201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ednostka gallery)
作品旨在改變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圖庫圖片(stock photo)的原貌,因而改變了相片反映的「真相」,讓觀眾重新感受圖片的更多可能性和潛台詞。(Weronika Gęsicka, Vibe, 20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Jednostka gallery)
京都新聞舊印刷工場此別樹一格的展覽場地,將交由京都出身的日本藝術家金氏徹平及其團隊主理。(Teppei Kaneuji, Paper and Liquid #1, 2018-2019. © Teppei Kaneuji)
他的展覽《S.F. (Splash Factory)》將會結合攝影及影片作品,讓舊印刷工場變一個巨型的多媒體裝置藝術品。(Teppei Kaneuji, Sea and Pus (Concrete Block), 2018. © Teppei Kaneuji)
在京都著名的古蹟二條城,當中的二之丸御殿御清所,亦將化身為旅法突尼西亞裔藝術家Ismaïl Bahri 的影像實驗舞台。(Ismaïl Bahri, Ligne, 2011, HD video, 16/9, 1 min loop)
Magnum 攝影師Paolo Pellegrin 將會帶同他2017年隨NASA 拍攝南極洲的相片參展。(ANTARCTICA. 2017. NASA IceBridge flight surveying climate change in Antarctica. Aerials taken from a NASA P3 plane flying over Venable 01A.)
另有日本攝影師岡原功祐的《Ibasayo》--他拍攝有自毀傾向少女的圖片故事,於同一畫廊展出。Paolo Pellegrin 及岡原功祐更會合作參與Magnum Live Lab,兩人在京都拍攝數天,並在4月21日後的展期,發表他們在京都的拍攝成果。(Kosuke Okahara, Ibasyo, self-mutil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in Japan, 2007. © Kosuke Okahara)
去年京都建仁寺的禪院「両足院」曾經展出花藝大師中川幸夫的《俎上の華》,今年這個傳統的角落,將會展出德國攝影師Alfred Ehrhardt拍攝大自然的相片。(Alfred Ehrhardt, Bodenriffelungen / Ripple marks in the ground, 1933–37. © bpk / Alfred Ehrhardt Stiftung)
作為德國包浩斯學院的舊生,Alfred Ehrhardt 的攝影作品亦秉承了包浩斯風格。「寫真祭」藉着展出Alfred Ehrhardt 的作品,紀念包浩斯學院誕生100周年。(Alfred Ehrhardt, Pterocera aurantia Lam., Phyteuma, Indian Ocean, 1940/41. © bpk / Alfred Ehrhardt Stiftung)
巴西藝術家Vik Muniz擅長用日常的物料創作再行拍攝,這次將會帶來他在酒莊創作的攝影作品參展。(Flow Hands-Vik Muniz/Xippa Gallery for Ruinart)
90後攝影師顧劍亨去年贏得「KG+大獎」,得到成為今年「京都國際寫真祭2019」主參展攝影師的機會。今年他將會帶來最新個人展「15972 sampling」。(©︎ Kenryou Gu)
「寫真祭」最後一個主展覽,是名為《About Her, about Me, and about Them》的古巴攝影展,會展出以哲古華拉肖像(相片原名為”Guerrillero Heroico”)攝影師Alberto Korda 為首的三位古巴攝影師的作品。(Alberto Korda, Revolution Square, La Habana, May 1, 1962. © Alberto Korda courtesy of Estate Alberto Korda, H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