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前身 如何成為戰後港樂文化重鎮?|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在之前八集《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特輯中,我們在不同的主線上,回顧過一些自香港回歸以來深受大家關注的音樂人、物、事。然而,這些年間在音樂圈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實在太多,不少花絮式的小小樂聞未能盡錄於之前的集數中。不過,在香港音樂歷史的進程上,這些值得令人深思細味的事情,卻又總須記上一筆,在最後一集中,我們不妨來回望一下這些趣味盎然的「滄海遺珠」。

文、圖:鄭學仁原題:二十五載音樂回望|「閑情偶拾」 - 玄珠篇

我們曾經在節目中緬懷過不少離開了我們的故人,卻仍然有不少故友依然活在我們的回憶中,樂評人黎鍵、香港中樂團創團音樂總監吳大江、前香港中英樂團副主席張永壽、粵劇撰曲家蘇翁、葉紹德、指揮家東初、詞人陳蝶衣、創立節歌的董華強、作曲家綦湘棠、關聖佑等,都在這些年間離開我們,但他們畢生為音樂工作付出的,都已成為流傳後世的文化遺產。2001年,香港中央圖書館落成啟用,其設立的「香港音樂特藏」也被記在當年的《十大樂聞》中。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圖書館已為不少音樂人好好整理及保存了他們捐贈的珍貴音樂文獻,好讓研究香港音樂歷史的有心人,可以接觸不少前代的第一手音樂資料。

粵劇在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連九集,逢周日早上10時至11時,於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粵劇列入非遺名錄

千禧後,文化保育忽然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6年4月正式生效。粵港澳三地政府透過中央政府共同申報的粵劇,也於2009年9月正式獲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粵劇的保育及拓展,掀開了重要的一頁。

2020年,新世界發展成功收購北角皇都戲院業權,也以保育為主題,宣布啟動保育計劃,建構以表演藝術為主的「文化綠洲」,復修、保留和重塑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的歷史古蹟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以重現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輝煌日子。皇都戲院於2017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以說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滿載市民的集體回憶。

新世界發展成功在2020年收購北角皇都戲院業權,啟動保育計劃,重現上世紀50年代史頓、布列頓等名家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為主的「文化綠洲」。

談到皇都戲院,大家可能會即時聯想到它的前身──於1952年落成的「璇宮戲院」──這座屹立於英皇道上的地標,已儼然是一座「香港大會堂」、一所重要的文藝平台。充滿傳奇的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當年如何把大量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帶到璇宮?如何留下小提琴家史頓、歌唱家費明儀、鋼琴家夏理柯的足迹?如何創造南來香港訪問的「中國民間藝術團」連演三十場的佳績?音樂歷史專家周光蓁博士為我們一一道來。

三十年歷史音樂雜誌停刊

新冠疫情可以算是近年來一項最熱門的社會話題,持續已經超過兩年的疫情,無疑對演藝生態帶來莫大的影響。近年的《十大樂聞》反映了各界對疫情的關注,例如康文署的演藝場館曾三度關閉,大量演藝節目要延期及取消,反映了香港人於疫情期間的音樂生活,已然陷於低谷之中;演藝行業的傳統運作模式,也默默隨著疫情的蔓延而發生潛在的變化,紛紛從舞台轉移到線上,變成網上教學、線上比賽、線上考試、虛擬演出、網上直播音樂會等。且不論與疫情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令人傷感的,莫過於在疫情期間,我們見證著不少停運、結束的消息,例如有二十年歷史的香港童聲合唱團已於2020年停運,已經出版超過三十個年頭的香港電台《美樂集》在2021年停刊,以及陪伴香港音樂人超過一個世紀的曾福琴行也於2021年宣布結業。

創刊逾30年的《美樂集》在2021年停刊。

曾福琴行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琴行,早於1916年由曾福在香港創立,經營西方樂器銷售、調音及修理鋼琴等服務,至2021年宣布結業時,已有105年歷史。你想不想多知道一下曾福琴行的光輝歷史?香港過去原來曾有過「香港製造」的鋼琴,大家知不知道是什麼牌子呢?北角琴行街又因何得名?

7月31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11時,香港電台第四台《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林家琦、鄭學仁會偶拾一下這許多的滄海遺珠。

【延伸閱讀:默默耕耘廿五載 盤點推動港樂獎項盛事|二十五載音樂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