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內房「好日子一去不復還」 路勁單偉彪︰新現實是怎去生存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近年內地加強對各行業的調控及監管,特別是內房行業,限價、限購及「三條紅線」下,不少內房商陷入困境,更多開發商出現債務違約風險。在內地及香港均有不少房地產項目的路勁基建(1098),主席單偉彪接受《香港01》訪問時認為,受制中央的措施,內房商已經由「發展商」變成「製造業」,更明言未來兩年內地房地產市場將會好難做。

單偉彪認為,內地推出多項限制措施令房地產行業的經營者,由發展商變成「製造業」。(蘇煒然攝)

內地限貸、減債政策下,土地拍賣頻現「流拍」,民企一度「躺平」,有業內人士更形容房企「高增長、最好景年代已結束」。單偉彪指出,由於內地推出多項限制措施,內地房地產這個行業最大轉變是由發展商變成「製造業」,「內房限價,投地又有限制,兩者中間(利潤)空間有限,所以要做得快啲,做得平啲......慢慢變成一個製造業,而唔係發展商。」

現時「三條紅線」影響逐漸浮現,負債水平高的房企資金壓力爆煲,多家房企先後出現債務違約。單偉彪指,爆煲的結果不外乎公司被收購,或要「縮表﹙資產負債表﹚」,「拎啲存貨賣晒佢,借貸咪少咗。過程一定會賣多啲,而且要賣平啲先賣得走,變咗我哋未來兩年嘅對手,佢賺少啲,甚至唔賺錢都要買晒佢(項目),就係為咗還債。」他估計當出現債務違約的內房被淘汰或被收購後,市場才有可能回到較正常狀態。

競爭對手或「劈價」促銷

面對競爭對手將來或「劈價」式促銷,單偉彪坦言未來兩年將會非常困難,應對方法亦只能回到基本,「做工做好啲、快啲,質素好啲、周轉快啲,銷售渠道要不斷諗新嘢。基本功好過人哋係唔洗驚,長期一定贏,但你基本功唔好,點都輸。」

對於內地同業多年來均以「債冚債」方式去經營, 單偉彪認為,這種方式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可行,「 keep the ball rolling,對佢嚟講呢個形式非常啱。」惟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演變仍今天的情況,「 佢要依靠係『樣樣順利』,賣樓要順利,發債順利,錢可以返嚟。」

內房企業多年來均以「債冚債」方式去經營,惟只要其中一環出問題就會演變成今天局面。(資料圖片)

有港商「抽身」離場

反觀本港發展商,經歷多次金融危機後,開始未雨綢繆,「知道一定會發生,只係唔知幾時,所以借貸特別低,(持有)100億借30億左右,你(內房)100億借400億,所以點解穩陣程度一定係香港發展商好。」但內房「債冚債」經營又是否錯誤?他坦言沒有所謂對與錯,「啱唔啱,只係因時制宜。」

財務穩健的房企未有受今次調控措施影響,但部分港商似乎有意「抽身」離開,好似九龍倉(0004)於去年8月,就表示看淡內地住宅市道,個別項目不再有利可圖,過去兩、三年都沒有買新地皮,短中期會將內地賣樓收益投放香港市場。

單偉彪認為,港商抽身離場,主要是覺得「遊戲已經唔同咗,寧願唔做」,又笑言「我哋突然變咗外資內房商第一,邊有可能?(路勁)喺香港排第九、第十都未到,其實就係因為佢哋唔做。」據公司網頁介紹,路勁基建已經連續九年成為「外資房地產開發企業」第一位。

單偉彪指,港商抽身離場,主要是覺得「遊戲已經唔同咗,寧願唔做」。(蘇煒然攝)

樓價太高 對國家沒好處

翻查資料,路勁於2016年開始,亦投放資源於本港房地產市場,最近的大型項目正是路勁夥拍平保(2318)及港鐵(0066)合作發展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一期晉環。

「(以前)國內幾千萬都買到地,做做下發覺國內同香港嘅地價都已經差唔多,香港有得做就做。」單偉彪解釋回港發展的原因,但重申,公司基本大方向都是繼續在內地發展。「一是在港費用及貸款均不能在內地項目中入帳, 對公司來說是不利,另一方面過去本港地價太貴,公司只能在內地發展。」

說到底,港企離場、內房陷債務違約風險等,全因規則已改,這一切就要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落實「房住不炒」、「共同富裕」概念開始說起。單偉彪表示,現時內地樓市與香港差不多, 「一般大學生負擔唔起,長期落去對國家冇好處,大部分收入去還房貸,你冇咩錢洗?咁推動唔到經濟。」

有意收購內地個別房地產項目

因此,與整頓內房一樣,內地近年同時整頓科技企業、教育行業及演藝行業,目的都是要達至社會公平,「頂尖嘅嘢比有錢人霸晒,社會冇流動性。」因此相信調控措施將會長久,但中國人「磚頭保值」心態亦不會改變,房地產市場始終都會存在,「(房企)要接受現實,以前嘅日子係一去不復還,新現實就係你點生存?」

雖然有行家抽身,但他認為只要計算清楚的話問題不大:「以前犯錯,其他地方都可以抵銷到,房價起咗,啲錯都冚得住;依家冇得升,限住咗,成本控制要更謹慎,賺嘅(錢)可能有限,但國家都會俾你賺,冇得賺嘅話,搵邊個做?」他透露,路勁未必有能力收購其他企業,但會考慮購入個別項目,惟目前仍在討論階段,有消息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