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木船「張保仔號」本月起半退役 末代船匠:十年做一船等餓死
夕陽餘暉,映照維港一片金光燦爛的景色。海面上一艘奪目的中式紅色木帆船徐徐駛過,這「一抹紅」烙入了維港標誌性一幕。這艘全手工製三桅木船「張保仔號」,以及其白底藍龍的姊妹船「大張保號」,原來是受英籍外商過千萬元的委託,原汁原味香港製造,由末代船匠「光明船廠」第三代傳人區世傑(豹哥)和其父,傾一時之力全手工打造。
香港四面環海,曾以造船業聞名,不過隨年月過去,那些年的「香港製造」,將逐漸被海浪淹沒,成了鏡花水月。「光明船廠」亦由高峰綦聘請近50員工,年收數百萬,變為近年只靠兄弟二人主力維修、洗船底,月入數萬,收入暴跌9成。面對旅遊業不景氣,豹哥更告知,因遊客大幅減少,故此原本「孖住上」的「張保仔號」及「大張保號」,亦會在今個月開始半退役,兩船只會以輪流形式出現在維港。
相關閱讀:直擊末代船廠工場重地! 在港延續百年 最要多謝呢個大人物?
位於筲箕灣的光明船廠,在日本侵華前已創立。走進阿公岩,一排鐵皮屋盡入眼簾,燦然綠色招牌,鐵畫銀鈎寫著「光明船廠」四隻大字。船廠設兩層,於底層較昏暗的工場,鋪滿大小的木材以及拖船工具,連接著室外小碼頭。
記者到訪當天,碼頭外停泊了平日在維港穿梭的「張保仔」號。身穿白色T恤涼鞋、頂著小光頭的豹哥,正挨在椅上閒坐。他向記者淡淡然說:「呢排日日都落雨,唔會有人嚟整船,都冇工開。」事實上,早期香港曾靠「海」,撐起半邊天,縱然時移世易,海上行業式微,傳統木製帆船亦逐漸淡出。
七、八十年代造船業鼎盛 一艘大木船賣百幾萬
現時船廠由豹哥兩兄弟打理,入行多年的他,目睹行業從盛轉衰。他說,在七、八十年代屬造船業的鼎盛期,船廠一年最少造三隻大型營業木船,不愁生意。「最旺場嗰陣,海面有五至六成營業船,都係我哋整㗎!」豹哥自豪說。船廠昔日的英姿恍如昨日,「計埋材料,嗰陣造一隻大型木船可以賣到百幾萬。」
除了自家船廠的生意,珍寶海鮮舫十數隻接駁木船,也是出自他們船廠,「嗰陣我哋直頭搭個棚係香港仔,專門服侍珍寶舫佢哋。」由於該時生意甚多,豹哥指,船廠最旺盛時有6至7個自家夥計,亦要聘請30至40名外判一同幫忙,才得以應付造船訂單。
千禧年生意萎縮 十年造一船嘆「餓都餓死」
不過到了2000年,隨著較為輕便的纖維船和鐵船興起,傳統手工製木船生意嚴重萎縮,對上一次接單已約於10年前,外資餐飲集團旗下觀光營業木船「大張保號」,共花逾兩年時間製作,耗資千萬,動用40人,最後在2017年正式落水。
而「大張保號」之前,則已是2004年落水的「張保仔號」,當時人工連材料共花費500萬元。豹哥解釋,造船委託近乎絕跡,問題在於原料價貴。柚木是造木船其中一樣主要材料,當年只需500元一呎,而現時已要2000元一呎,升價足足3倍。他坦言,「如果真係靠整船,十幾年先整一隻,餓都餓死啦!」之後再聳聳肩嘆氣謂,雖然港人口中一直稱重視香港製造,但事實上這些香港傳統工藝,卻是外國人才懂欣賞,禁不住再吐一句:「唉!我都唔知點諗。」
轉型做維修 每周3至4張訂單
造船難以為生,「光明船廠」只能轉型做維修。而轉型後,船廠早期維修生意亦頗穩定,每星期平均約有3至4張維修訂單,多數以船隻「上排」(拉上船排)維修、鏟除蠔殼、及上油等工作。他坦言,在夏天,船廠的生意會較好,會有不少船隻前來「鏟底」,整裝待發出海。不過如遇上下雨天,船隻難以進行上油保養等工作,所以只能「食白果」。
他表示,進行「上排」其實至少需要三名夥計,所以船廠需要提前一星期,預約合適人手。「因為現今識上排師傅好少、年紀又大,所以搵人夾啱時間幫手唔易。」但儘管如此,船廠每月亦能維持約10萬元收入,算能「賺餐茶錢」。
疫後開關現真正危機 「張保仔號」、「大張保號」輪住開
但是在疫後開關,港人出現北上潮,才令船廠步入真正危機。豹哥指,今年業界叫苦連天,未計雜費支出,每月只有數萬元維修收入。「依家世界笠笠亂,疫情之後,人人都諗住生意會好轉。點知調返轉,依家啲人北上消費,少咗好多人出海游水、釣魚,市場好靜好靜,個個都叫救命,加上遊客又少,更加無得撈。」他透露,就連「張保仔號」和「大張保號」兩艘營業木船生意亦不足,「老總話9月、10月開始要輪流開。」
其實現時走在維港海傍,本港手匠人製的木船已經寥寥可數,這些年的香港製造,已緩緩駛進歷史成為夕陽下的幻影。造船逾半世,無數船隻經豹哥親手打造,問到當中最為傲一艘船,他想了想答道,「我諗係張保仔。睇住自己做嘅船,係一個咁靚的維港,帶啲遊客睇我哋香港嘅風景,其實呢幅畫面好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