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大選變天 援烏路向稍穩 歐盟未來在東方?
10月17日,波蘭選舉當局公布了15日國會選舉的最終結果,執政八年的法律與公正黨(PiS)雖然依然是第一大黨,但得票大跌8個百分點至35.4%,只得國會460席中的194席,而其潛在盟黨「聯盟」(Konf)也只得7.2%選票,法律與公正黨已無望與之籌組新政府。
相反,前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當完歐洲理事會主席後回國重新領導的公民聯盟(KO)則以30.7%的得票成為第二大黨,加上其盟友「左翼」(Lewica,得票8.6%)和「第三條路」(TD,得票14.4%),整個「反PiS」同盟將獲得248席,越過國會眾議院半數門檻,相信2007至2014年當過總理的圖斯克將會重登大位。
歐洲政治風向標
自從2015年法律與公正黨上台以來,波蘭政府全面右轉,與歐盟代表的自由民主主義價值觀構成嚴重對立,其國企、公營部門、司部機構、媒體機構幾乎全由法律與公正黨的人馬操控,其司法改革長年被歐盟批為破壞法治。即使波蘭在俄烏戰爭議題上發揮了領導角色,歐盟至今依然用法治問題扣起其高達360億歐元(相對於波蘭GDP的大約5%)的疫後復甦基金撥款。
對於法律與公正黨治下的波蘭以及同類情況更甚的匈牙利歐爾班(Viktor Orban)政府,歐盟多年前已經先後啟動了可以暫停兩國投票權的「第七條程序」,但由於該程序的制裁需要其他成員國全體同意,長年以來,波蘭和匈牙利就構成了互相保護的聯盟關係,導致第七條變成了「紙老虎」。就算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波蘭同匈牙利在援烏問題上立場決裂,雙方也沒有放棄在歐盟法治問題上的結合。
無論是在墮胎權、LGBT權利等價值議題上,還是難民、氣候等實質政策方向上,波蘭都與歐盟主流背道而馳。例如,本年8月,波蘭因歐盟的減排立法而向歐洲法院提出申訴;在10月初的西班牙歐盟峰會上,波蘭也同匈牙利聯手否決歐盟在難民政策上的共同宣言,抗議歐盟以法定的多數決(而非共識制)通過的難民分擔機制(按:這是2015年難民危機以來歐盟各國一直想達成的妥協)。
在去年意大利極右上台、本年以來多國極右崛起之下,再加上最近斯洛伐克親俄右翼政黨的勝選,人們都擔心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以至其後的歐盟委員會改組,將會遇上整個歐盟層面極右力量抬頭的變局。波蘭作為歐盟第五人口大國,這次選舉就成為了歐洲政治走勢的風向標。
數十年政治情仇
領導公民聯盟的圖斯克,以及法律與公正黨的真正領導人、副總理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代表着冷戰結束以來波蘭政治截然不同的兩種路線。圖斯克和卡欽斯基兩人都是在團結工會反共抗議運動之中投身的政治的人物。圖斯克是相信自由民主的「一人幫」,卡欽斯基與其孖生兄弟萊赫卡欽斯基(Lech Kaczynski)則是民族主義、保守主義的「二人幫」。兩種勢力都在2001年成立了自己的政黨。
兩派在2005年法律與公正黨首次成為第一大黨的時候因總統誰屬的問題首先鬧翻。2007年,圖斯克在大選辯論中完勝卡欽斯基,更造一步造成兩人決裂。2010年,在圖斯克以總理身份主政之時,卡欽斯基的孖生弟弟萊赫擔任總統,卻發生了波蘭空軍101號班機空難,包括萊赫在內的近百名波蘭政府高官全數身亡。與萊赫關係極其親密的卡欽斯基一直深信這是圖斯克與俄羅斯當局串通的陰謀(按:即使多方調查都顯示空難純粹意外),至今未改。於是,圖斯克與卡欽斯基的大選對壘就像美國2020年選舉舞弊陰謀論之後的各次投票一般,充滿了敵我矛盾和陰謀論色彩。
在卡欽斯基的眼中,今天已是歐盟成員的波蘭還是活於左右分別被德國和俄羅斯兩大強國壓迫的時代。在法律與公正黨的論述中,圖斯克一方面是莫斯科的同謀,另一方面也是德國的傀儡。他們指責,2014至2019年圖斯克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之時跟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合謀推動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德俄天然氣管道的工程。而圖斯克說德文的片段、其祖母是德國人的事實等等都被大舉炒作。
在這次國會選舉之前,法律與公正黨甚至通過立法成立委員會去調查波蘭政客過去「通俄罪行」,被視為為圖斯克度身訂造的法律,甚至連歐洲議會的相關文件都用上「圖斯克法」(Lex Tusk)一詞加以批評。
跟不少前蘇聯勢力範圍的國家一般,波蘭的年長選民和鄉郊選民依然依賴國營電視台作為其主要新聞資訊來源。法律與公正黨就將國營電視變成了其黨媒一般,在競選期間集中反對派的負面報道,圖斯克甚至一度禁止他手下的候選人接受國營電視台記者訪問,同時,將國營電視台變成中立的公共廣播也是其競選承諾之一。
法律與公正黨也採取了像匈牙利歐爾班政府一般的手段,利用親政府的資金收購不同媒體,確保「第四權」的聲音大體與政府一致,例如其國營能源公司在該黨治下就大舉投資多個波蘭媒體集團。而由美資擁有、包容反政府聲音的私營免費電視台TVN更一度因法律與公正黨抗拒外資的媒體立法而面臨關門或賣盤危機,最後該立法在美國施壓之下才由同屬法律與公正黨的總統杜達(Andrzei Duda)否決。
國家前途的「最後一戰」
在這樣的背景之中,這一次波蘭大選就被視為國家前途的「最後一戰」,如果法律與公正黨破天荒第三次連續執政,波蘭勢將走上匈牙利「不自由民主」的道路。反對派認為,法律與公正黨不遵守歐盟法律就是其「脫歐」的第一步;法律與公正黨則表明,波蘭不必進行脫歐公投,因為如今由德國主導的歐盟路線正在崩潰,來年歐洲議會選舉將會迎來右翼大勝,扭轉布魯塞爾的權力平衡和歐盟的路向。
法律與公正黨在這次選舉可算是被左右夾擊。在其左,固然是有圖斯克領導的反對派;在其右則有反對援烏、反對法律與公正黨大派福利政策的聯盟黨(Konf)。因此,在選舉臨近之際,法律與公正黨甚至將難民、提高退休年齡等議題變成投票日同時進行的公投項目,以引導性問題暗示反對派有相關不受歡迎的政策主張;為跟聯盟黨搶票,法律與公正黨更在9月以穀物進口問題同烏克蘭鬧了一場外交衝突,甚至表明不再多加輸送武器給烏克蘭,希望吸引到農民和波蘭極少數反對援烏的選民支持。
而圖斯克的一派面對法律與公正黨的攻勢,也不敢多提自己的歐洲理事會經驗,甚至在波蘭向德國就二戰問題的1.3萬億歐元「天文數字」賠償申索中,也投了贊成票。
由此可見,在朝在野兩派,為了奪權,其實也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雖然分析普遍認為選民對於圖斯克和卡欽斯基「兩老」(兩人分別為66歲和74歲)都沒有太大好感,但大家都知道這次投票將決定國家前路,必須為各自立場發聲。因此,這次選舉的投票率竟然高達74.4%,比1989年的第一次自由選舉時還要高。
前路何往?
這次選舉結果對波蘭和歐盟的政局都有深遠影響。其一,波蘭將走回自由民主主義和親歐路線,重新修補與德國的關係,歐盟的難民政策和氣候政策都能更暢順落實。
其二,由於新的聯盟政府將不必包括反對援助烏克蘭的聯盟黨,將國防預算增至經濟產值4%、同時作為軍援烏克蘭陸上要道的波蘭在可見的將來都不會改變對烏克蘭的支持立場。在來年美國大選結果有可能破壞歐美援烏陣線之際,這當然是烏克蘭樂見的好消息。
其三,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歐盟層面將失去掉多年來的穩定靠山,未來其對歐盟整體政策路向的攔阻能力將大大減弱。(按:斯洛伐克的新民粹政府,與獨攬大權的歐爾班不同,是一個包括對歐溫和派在內的執政聯盟,因此難以取代波蘭地位。)
其四,圖斯克重新擔任總理之後,他將會成為唯一一個屬於中間右翼的歐盟大國領袖,有助其與歐洲議會第一大黨、屬中間右翼的歐洲人民黨(EPP)作出政策聯動,壯大波蘭在布魯塞爾的話語權。長遠來看,如果圖斯克任內能推動其他東歐國家加入歐盟(特別是烏克蘭),波蘭很可能會成為這群新成員的共主,使歐洲重心退一步由德、法主導的西歐往東傾斜。
當然,圖斯克的潛在執政也不必然是一帆風順。首先,總統杜達依然有可能按照傳統先揀選名義上的最大黨法律與公正黨籌組政府。要走完整個籌組政府的拖延過程,圖斯克可能要到本年年底才能正式執政。其次,國企、公營部門、司法機構和媒體機構如今都滿佈法律與公正黨的親信,要有效施政,圖斯克第一步就要先以合法程序除掉這批人。
同時,由於圖斯克的執政聯盟並無國會六成議席的多數,不能壓過總統杜達的否決權,立法將遇困阻,而杜達的任期要到2025年才結束。雖然圖斯克承諾他一上任就能解封歐盟的疫後復甦基金,但如果法律與公正黨遺留下來的法律不能被新國會正式修改的話,歐盟於法也無法將錢送到剛剛勝選的圖斯克手上。
而即使圖斯克能跨越上述種種難關,其執政聯盟其實是由一眾政策立場各異的政黨組成,其團結來自大家對於法律與公正黨的抗拒。但當「敵人」流放在野,這個執政聯盟能否維持團結、透過委協來推動政策,也將會成為一個大疑問。
但無論如何,這次波蘭大選變天的後續發展,對於俄烏戰爭下的歐盟前路至關重要,圖斯克的執政將會如何改變波蘭政治值得觀察者們留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