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普京在美國2024年選舉中真的手執王牌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雖然習近平確定在3月20至22日國事訪問俄羅斯的消息引起外界很多的想像,但畢竟中方一直強調自身並非危機的涉事方,如果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美國家立場不變,中國的「勸和促談」工作效用依然有限。

而最近在西方輿論中引起不少討論的,卻是特朗普2024年總統初選首席潛在對手、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對俄烏戰爭的清晰表態,《金融時報》美國專欄作家Edward Luce更因而普京在2024年美國選舉握着一張王牌。

此前一直迴避烏克蘭議題的德桑蒂斯3月14日以回應《霍士新聞台》(Fox News)主持卡爾森(Tucker Carlson)的「烏克蘭問卷」的方式,首次清晰地表明其援烏立場。

德桑蒂斯在2014、2015年克里米亞發生不久之後曾是抗俄鷹派,當時主張大力支持烏克蘭。但在特朗普的影響下,共和黨基層如今孤立主義成風,德桑蒂斯也改變了立場,走上質疑援烏之路。德桑蒂斯聲明烏克蘭問題並非美國的「切身利益」,批評拜登當局的援烏政策是亂開「空白支票」,更將烏克蘭對俄羅斯入侵的抵抗稱為烏俄之間的「領土爭議」。

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2月1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在特朗普、德桑蒂斯、彭斯(Mike Pence,前副總統)和黑利(Nikki Haley,前駐聯合國大使)四人之間,共和黨選民對他們的支持度分別為43%、41%、4%和6%。(Reuters)

Luce就擔心,烏克蘭問題像戴口罩與否一般,已逐漸變成美國的文化分野,烏克蘭國旗已變成了進步派的符號。如果特朗普或德桑蒂斯任何一人勝出共和黨初選再擊敗拜登(或其他民主黨候選人),普京將會贏得烏克蘭戰場之外最重要的戰事。

對於2024年共和黨勝出總統選舉的擔憂,並不止於Luce。《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就有特別批評德桑蒂斯認為援烏不是美國利益的觀點文章。《華爾街日報》亦有社論直稱德桑蒂斯這種孤立主義式的言論是其「第一個重大錯誤」,認為他應該向冷戰末期的共和黨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學習。政治新聞網站POLTICO亦引述部份堅決支持烏克蘭的共和黨政客言論,稱他們正在尋找一個支持烏克蘭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上述的種種擔憂都有着一個前設,就是如果烏克蘭失去美國援助,俄羅斯就很大可能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雖然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確佔了西方對烏軍援的絕大多數,但我們其實絕不應該輕視歐洲的援烏決心。一方面,以波蘭為首的東歐國家,就算在美國退出後,也會有唇亡齒寒的恐懼,因而只會繼續對烏克蘭不離不棄,甚至加大援助。

3月16日,波蘭就不怕俄羅斯棒打出頭鳥,自行帶頭公布將在未來幾天向烏克蘭輸出蘇式MiG-29戰鬥機,成為首個向烏克蘭輸出戰鬥機的國家。波蘭在去年俄國進軍之初還希望將自己的戰鬥機借美國之手送出,以避免俄羅斯報復的風險。回看今天,可見波蘭已變得更敢於挑戰俄羅斯。

而且,雖然波蘭依然視美國為歐洲最有效的安全保護傘,但該國也看出美國國內政治的不可靠,去年已大手從韓國購入坦克、自走榴彈炮等烏軍必需的武器,日後更將在波蘭在地生產。而韓國最近也確認了其對他國將其武器零件輸送烏克蘭的許可。日後,即使美國撒手不管,像波蘭這樣的國家將會扮演更重要的援烏角色。

MiG-29戰鬥機。(Wikimedia Commons)

當然,相比起擁有大量核武和先進超音速導彈的俄羅斯,波蘭的軍力實在微不足道,但從一年多的烏克蘭戰場發展來看,俄烏之戰是坦克大炮對壘的舊式戰爭,核武、導彈、空軍、網軍都不太派得上用場。在此,即將把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4%的波蘭,將能是烏克蘭背後的一大武力來源。

這種援烏之情也不只於波蘭。例如在本月初的愛沙尼亞大選中,現任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的改革黨就在援烏大旗之下擊敗兩個主要親俄政黨獲勝,為歐洲援烏政客打下了一支強心針。

積極援烏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其歐盟共同採購彈藥輸烏的倡議如今已得到歐盟主要國家接受。(Reuters)

另一方面,如果美國退出援烏陣線,一直主張「歐洲自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更不會放過這個讓歐洲軍事獨立、脫離美國掌控的契機。

2019年曾聲言北約已經「腦死亡」的馬克龍,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數個月,就曾嘗試在土耳其與希臘的東地中海主權爭議之中站隊希臘,與後者簽訂雙邊防衛協議,似乎是想藉此區隔出歐洲軍事的獨立地位。此行動的重要性後來當然因為俄烏戰爭的爆發而大減,但如果馬克龍得到一個能從美國手上奪取歐洲安全主導者地位的機會,他絕對不會放過。

此刻,法國的對烏軍援總值比加拿大還要低一倍,但當美國退出留下空檔,過去數年一直躍躍欲試的馬克龍定必「當仁不讓」。

馬克龍利用憲法條文繞過國會硬推退休金改革已得罪反對各黨,內政未來難有進展,正是靠對外事務為自己製造政治遺產的時機。(Reuters)

今天,歐盟已在推動聯合彈藥採購來增加對烏援助,法國方面更堅持要透過採購來增加歐洲本土的軍備產能。如果2024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果真漸見勝算,這個歐洲軍事化的過程將會加速進行。

而如果我們不看軍援,歐洲此刻已是烏克蘭政府財政的最大支持者。

雖然美國放棄援烏當然會對烏克蘭的軍力造成一定影響,但人們實在不應該忽視東歐國家的唇亡齒寒恐懼,以及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自主意志背後的援烏潛能。即使孤立主義再次席捲美國,普京手中的是不是王牌,還要取決於歐洲的反應。

德桑蒂斯有何對烏立場?

德桑蒂斯聲明烏克蘭問題並非美國的「切身利益」,批評拜登當局的援烏政策是亂開「空白支票」,更將烏克蘭對俄羅斯入侵的抵抗稱為烏俄之間的「領土爭議」。

為何不應忽視歐洲的援烏潛力?

除了文中政治上的因素之外,歐洲的經濟實力也遠大於俄羅斯,例如俄羅斯的GDP就只跟一個意大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