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漣漪:假示威真封鎖? 阿塞拜疆炮製納卡既定事實
在俄烏戰爭持續搶佔新聞頭條之際,世界各地不少地緣衝突都遭到冷待。處於俄羅斯南高加索勢力範圍之內的納卡(Nagorno-Karabakh)衝突,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自12月12日至今,根據2020年停戰條款由俄羅斯維和部隊保護的唯一納卡地區與亞美尼亞的通道拉欽走廊(Lachin Corridor),被阿塞拜疆的示威者持續佔領,導致佔納卡地區多數的亞美尼亞人不能與亞美尼亞正常往來,納卡內部已出現了物資短缺、病人不能外送的情況。
12月27日,在聖彼得堡的獨聯體(CIS)非正式峰會周邊,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Nikol Pashinyan)再與其理論上的「保護者」、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希望後者能施力阻止阿塞拜疆示威者對拉欽走廊的「實然封鎖」,卻繼續不得要領。
早在本年9月,阿塞拜疆已曾與亞美尼亞爆發衝突,後者要求被形容為「俄版北約」的集安組織(CSTO)介入保護,卻被作為集安組織頭目的俄羅斯婉拒,只願派出觀察員。最終,衝突以200名亞美尼亞人員和80名阿塞拜疆人員的死亡作結;事後帕希尼揚亦稱亞美尼亞在衝突中損失了一些領土。
納卡地區是阿塞拜疆的領土,卻住着亞美尼亞人,在蘇聯解體之後,當地領袖以「阿爾察赫共和國」(Republic of Artsakh)之名實然自治。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和2020年,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分別為此地之爭打了兩場戰爭。在第二次戰爭之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和以色列軍火的支援下擊敗了當時就己經得不到俄羅斯保護的亞美尼亞,奪得了大片土地,同時使拉欽走廊成為了納卡與亞美尼亞的唯一交通出口,由俄羅斯維和部隊保護。
這次封路事件起自12月12日。當時一群阿塞拜疆人以由俄羅斯主持的納卡地區有亞美尼亞人非法偷走阿塞拜疆土地的礦物資源為由,在拉欽走廊發動示威,要求讓阿塞拜疆的環境觀察員入境監視。在俄國維和部隊拒絕要求之後,雙方在拉欽走廊上陷入僵持,致使道路不通,只有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的少量人道救援車輛和俄軍軍車獲得放行。有些在示威前離開納卡的兒童突然因此與家人分隔兩地。納卡每日需從亞美尼亞進口的400噸必需品和燃料都受到阻礙。
事件到12月20日更鬧上了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過,各國代表賣弄完一堆司空見慣的外交措辭之後,並沒有作出任何讓事件能更容易得到解決的實際行動。
自2020年戰爭以來,納卡地位的問題一直是亞、阿雙方爭執的核心。在俄羅斯和歐盟兩線調解之下,納卡一直發生零星死亡衝突。在軍事上力不如人的亞美尼亞,原則上已接納了阿塞拜疆的「領土完整」,卻希望納卡地區內的亞美尼亞人得到特別地位的保護——納卡問題在亞美尼亞有極高的政治重要性,帕希尼揚2020年戰敗交出土地之後就幾乎因此失去總理地位。
不過,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一直否認這種主張。他在8月時曾稱,「住在納卡的亞美尼亞人必須知道他們的未來只能依靠其與阿塞拜疆社會的整合,我們活在現實之中,從地理、經濟和歷史角度來看,納卡是阿塞拜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雖然被視為「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的亞美尼亞,文化上與信奉伊斯蘭教的阿塞拜疆格格不入,而阿塞拜疆一向有在其國內掃除亞美尼亞文化遺跡的歷史,本年更成立了專責委員會去刪除其2020年奪得的納卡土地上的亞美尼亞宗教符號,但阿利耶夫態度強硬,表明納卡的亞美尼亞人將不會得到任何地位、獨立和優勢,與其他阿塞拜疆人一視同仁。
這一種態度當然難以被亞美尼亞方面接納。
雙方長期談不攏,阿塞拜疆似乎就想透過武力製造既定事實——特別是在俄羅斯困於俄烏戰爭之中無暇外顧、歐洲在「歐俄能源脫歐」中愈加依賴阿塞拜疆補足供應之際。
對於拉欽走廊的示威,阿塞拜疆絕口否認這是一種封鎖。其外長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就引述社交媒體影片,指走廊交通暢通無阻。走廊上亦有示威者成立了「熱線電話」,讓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申請通行。不過,納卡地區的「阿爾察赫共和國」領袖就認為,如果容許這種非正式通行檢查繼續下去,這無異於向阿塞拜疆交出了拉欽走廊的控制權。
透過這場明顯有官方支持的示威去爭奪拉欽走廊的實控權,似乎就是阿塞拜疆想要製造的既定事實。雖然阿塞拜疆官方否認示威是一種封鎖行動,其官媒卻引述專家分析,指在拉欽設立阿塞拜疆關卡打擊非法活動有其必要。
雖然拉欽之失,將會進一步把納卡問題的前途交到阿塞拜疆手上,但客觀而言,拉欽走廊的小衝突並不是什麼地緣政治大事。這件事值得關注的地方卻在於,如果阿塞拜疆小試牛刀成功,其下一步行動可能引爆另一場亞、阿戰爭,甚至把周邊國家都拉進衝突之中。
目前,阿塞拜疆對亞美尼亞的一大要求,就是要在亞美尼亞與伊朗的邊境之上建設由阿塞拜疆控制的贊格祖爾走廊(Zangezur Corridor),作為阿塞拜疆的外飛地納希切萬(Nakhchivan)與阿塞拜疆本體的通道。但此通道的建設將會使亞美尼亞被支持阿塞拜疆的土耳其與阿塞拜疆兩面包圍,也同時滋長阿塞拜疆在伊朗北部的區域實力,有可能使伊朗介入——在伊朗示威不斷之際,阿塞拜疆已開始與伊朗境內1,500萬阿塞拜疆裔人「眉來眼去」,並容許其中一些爭取獨立的聲音出現在阿塞拜疆官媒之上,而伊朗10月也高調在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邊境城鎮開設領事館,並在伊、阿兩國邊境上進行軍事演練。
如果阿塞拜疆在拉欽走廊的「示威-封鎖-佔領」行動成功,製造出納卡關口由阿塞拜疆操控的事實,總統阿利耶夫就有可能放眼贊格祖爾走廊,引發南高加索地區更嚴重的不穩。在世界強國和地區大國分身不暇之時,類似納卡衝突這種由中小型國家趁機冒險引發的動蕩恐怕將會愈來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