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伊利沙伯二世70載見證「日不落」隕落 盡心未盡責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逝世,享壽96歲。數日前,新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前往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晉見女王,打破她應在白金漢宮會見離任和繼任首相的慣例,就是基於女王身體的考慮。想必,那時她的身體就已經發出危險訊號。
伊利沙伯二世自1952年2月8日即位,迄今在位超過70年,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她也見證了「日不落帝國」從二戰後斷崖式衰落,從世界霸主變成了二流強國。
見證大不列顛的衰落
女王在位期間,英國告別了曾經的帝國榮耀,英聯邦權力被逐漸下放到各國,亞非多地殖民地宣告獨立,英國本身則從過去的世界中心地位中逐漸隱退,成為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
準確的來說,英國的衰落並非發生在二戰後。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其衰落的根源是沒有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了英國的科技和經濟,英國人只能靠遼闊的殖民地和「吃老本」硬撐着。英國將發展重點放到了盤剝殖民地,靠殖民地輸血,而不是改善自己的工業水平。這種惡性發展的結果,最終導致英國掉入了所謂的「資源陷阱」。
1894年,美國經濟躍居世界第一,英國被美國趕超。不久,又被德國趕超,30年代又被蘇聯趕超。雖然說,英國靠着殖民地,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都還能保持超級大國的身份。但到二戰時其實英國早已經過氣了。
作為曾經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宰,英國本土在二戰前一直處於貿易逆差狀態。作為老牌帝國,英國在海外龐大的資產、投資及金融服務收入,發達的海運收入,足以抵消這些逆差,但是戰爭改變了這一切。二戰中英國人既不像德日那樣可以剝削搜刮占領國,又沒有美國的強大生產能力,只能將資金籌措的手伸向國內,整個二戰期間,英國的軍費開支高達財政支出的4/5,剩下不足部分,還需要依靠租借法案援助和殖民地的「貢奉」解決。
與此同時,二戰爆發後,英國為了爭取殖民地支持,許下了很多模糊空洞的承諾,對殖民地開出了無法兌現的支票,這嚴重傷害了這些殖民地與英國本土的關系。
對於最核心的白人自治區域,英國政府「歐洲優先」的政策,也嚴重傷害了他們歸屬感。澳大利亞組建了大批部隊投入到英國在北非的戰爭,並付出了慘重損失。但在英國人丟掉了新加坡要塞,澳大利亞本土面對日本人直接威脅時,虛弱的英國軍隊卻無法對這一重點殖民地提供保護。美國軍事力量的進入和瓜島戰役的開始,最終保住了澳大利亞本土。不信任的種子就此埋下。當美國拆散英國的殖民地後,英國就被徹底打回了原型。當貿易保護也因為加入歐盟後,被強制取消了,英國的工業體系基本完全崩塌。
二戰後的崩盤只是衰落的全面表現。勞動創造價值,創新驅動進步,靠掠奪和食利只會導致國家和民族的惰化,但這條恆古不變的真理敵不過人性中耽於舒適區的劣根性。西班牙帝國興於美洲的黃金、白銀,也衰於美洲貴金屬;英國興於殖民地,也衰於殖民地。正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歷史的諷刺劇,總是在不斷的輪回上演。
在很多人看來,「戴卓爾主義」給英國社會帶來的衝擊與變革,又找回了短暫的昔日榮光。然而,恰恰相反,戴卓爾主義進一步推進了英國的弱勢,而且一去不回頭。
1979年戴卓爾當選英國首相後,放棄了凱恩斯主義,大幅削減福利國家所承擔的義務,對公共企業進行私有化,降低稅收以吸引外國投資。自此,新自由主義成了英國化解本國內部危機的解決方案。但正如前文所述,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帝國的瓦解,歸根結底是因為英國工業優勢和“世界工廠「地位不保,昔日以英國為核心的國際經濟政治體系難以為繼。
英國喪失工業優勢和「世界工廠」地位根源何在?這不僅是因為英國工業界自身的失誤,諸如對新技術革命態度過於保守、過於害怕發展新技術新產業可能帶來的失敗等,在更深層次上,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的缺陷,以及歐洲一些根深蒂固的政治傳統。然而“戴卓爾主義「 直接造成英國出現由跨國企業、金融與服務業造成的GDP繁榮假像,同時出現制造業衰落、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人失業。而工業優勢喪失和產業空心化,繼續導致英國衰落。
受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影響,英國也崇尚效益優先的「小政府」原則,大規模地將公共資本、資源私有化,不僅失去解決社會分配失衡現像的財力和能力,也使政府淪為國際資本的「招攬人」和投資環境的管理人,很大程度上喪失了治理國家的宏觀和戰略方面的能力和意識。結果是,政治精英對民眾不斷承諾又不斷食言,無力解決社會不公問題,民眾對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效能的不信任日益加深。
女王甘做吉祥物
女王無疑是帝國餘暉最後的見證人,但在長達70年時間裏承擔這一角色的她並未試圖與歷史潮流對抗,而是選擇了順應變化。伊利沙伯二世,作為西方帝國主義的符號,她顯然是消極的。更把自己從英國精神領袖,活成了吉祥物。
英國的王室地位及其特權在1689年的《權利法案》得到確定。此後的四個世紀,英國王室在與議會力量的拉鋸中逐漸從封建王權代表轉向具有憲法地位的國家元首,但即使如此,較之其他現代國家,英國王室依然在英國社會生活和民眾觀念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英國王室依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擁有被規定為絕對且唯一的特權,它被認為是榮譽的來源,也是國家最高權力像征,盡管在現實操作中英國王室已經很少直接干預政府運行。
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政體,國王在英國是一個「統而不治的人物」。雖然女王並不掌握實權,但女王在英國的政治、思想、經濟、社會生活等方面卻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正如2002 年女王在位金禧慶典演講時所表示的,她認為自己承擔的是“在時代變遷中引領這個王國「的角色。
正因為女王是超越階級、階層、集團和黨派利益的「全民利益」的代表者,伊利沙伯二世才贏得了整個英國不同階層民眾的愛戴,成為這個國家一種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然而這位精神領袖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瞧瞧這位女王在英國急劇轉型期做了怎樣的選擇。
1962年,繼位十年即下令向公眾部分開放白金漢宮,希望以此拉近王室和民眾之間的距離。當然,女王和她的家庭領導着一支由慈善事業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組成的「大軍」;女王堅持每年舉辦兩次授勛儀式和兩次「王宮花園聚會」,表彰在國家各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並讓社會普通民眾有機會進入皇家花園;女王還經常訪問全國各地的醫院、學校、工廠,經常出現在災難現場……
伊利沙伯二世還提議在白金漢宮一座小教堂舊址上建立起對外開放的畫廊,定期公開展出王室藝術珍品,所得的門票收入均用於慈善事業。60年代,同意拍攝一部電視紀錄片《王室家族》,主動向人們介紹王室家庭,以滿足人們對於王室家庭生活的好奇心。1970年,在訪問新西蘭時,嘗試了一種“徒步旅行「的新方式,她不是按照慣例坐在專車上向人們揮手致意,而是穿過擁擠的人群和人們親切交談,此後「四處走走」成為她出現在公眾中的一種頗受歡迎的方式並被長期堅持下來……女王一直努力順應這一潮流,致力於在大眾傳媒上走王室親民路線,千禧年以後更越來越多地放下威嚴姿態。
在世界舞台上,女王是英國傑出的形像大使,她堅毅、從容、溫和、優雅贏得了全球人民共同的尊敬和愛戴。在女王漫長的70年任期內,從上任伊始就對英聯邦國家進行了訪問,任期內她的足跡踏遍了幾乎所有英聯邦成員國的土地。她還經常出訪世界各國,曾出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並在1986年訪問中國。她是維系英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友好關系的一條紐帶。女王的風度和魅力使在國際舞台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伊利沙伯二世,為人謙遜,保持着她70年來身為英國國君的高貴與尊嚴。只能說,女王為英國盡心了,但既未盡力也未盡責。英國王室,顯然已經從危機時刻喚起民眾團結的天選家族,已逐漸變成了吉祥物和文化名片。對曾經高貴不可觸及的王室只能留在記憶中,今天的英國王室已經走下神壇。正如英國也從昔日大不列顛帝國隕落一樣。